5月底了,眼見著到了將要投標申請電信行業入網執照的時候了。這個執照賈鴻漸還是非常看重的,公司已經在整個生產線上投資了一千多萬,為了找工人培訓又亂七八糟花了十幾萬,然後試運營什麼的又用去了百十萬,如果說這入網執照沒批下來的話,這前期的投入基本上都變成了“沉沒成本”——也就是收不回來的成本。

就算是不說這些已經投入的錢錢,那賈鴻漸也捨不得丟掉這個活兒,只要能接下來這個活兒,只要能鬥過華威公司,那華夏高科以後就是另一個華威啊!那以後直接就能成為電信提供商範圍內的世界第一,這再進入手機行業外加上it行業裡的制霸的話,那直接就成了ict融合的世界之最了,那等於是什麼概念?基本等同於最強大時候的諾基亞+微軟合併的概念,基本就等於後來的華為+谷歌的概念!等到公司都成了這個規模了,蘋果還怎麼跟華夏高科斗?到時候華夏高科搞不好就成為了世界最強大同時還不上市的私人企業吧!有這樣的一個美妙未來在召喚,賈鴻漸怎麼可能放得下?

不過在這個時候,外界媒體的注意力倒是不在這個電信行業入網執照上,而是集中在華夏高科和新天地公司糾紛的後續影響上!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裡邀請了一個人民大學的法學教授正在談論著從華夏高科和新天地公司紛爭中引出來的一個話題——《勞動法》!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其實到了現在也沒有一部真正的《勞動法》,以前的各種相關法規其實都是透過國家計委統一計劃實行的,在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這個是可行的,但是在現在這樣一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雙元混合經濟裡卻是不那麼可行的。我們來看由王之東引起華夏高科和新天地公司的紛爭,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次紛爭的源頭就是王之東和新天地公司簽署勞務合同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法律條文,沒有這樣一個法律條文,在員工離職的時候很容易就弄的老東家不滿意同時離職人員也不滿意,為此我已經聯名了學術界許多專家教授上書人大,建議儘快開始《勞動法》的草案撰寫工作!”

這樣的一個節目在老百姓看來,那就是等於華夏高科幫著他們吵出來了一個名頭!雖然其實這件事情是華夏高科和新天地兩邊吵大了才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但是現在跟華夏高科這樣的高大形象比起來,新天地公司倒是處於一種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壞人”角色,哪怕是最中立的評論者也只是會把新天地公司描述成一個因為種種誤會才跟王之東產生了矛盾的企業,在別的方面那絕對不會為新天地說好話的。在這樣一種奇怪的情景之下,新天地公司倒是用一種類似鳳姐的模式變成了全國知名……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新中國的第一部《勞動法》真的頒佈了出來,這法律明顯就是跟賈鴻漸脫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說賈鴻漸就是造成了《勞動法》產生的導火索,如果按照國際通行慣例,這部勞動法其實可以叫做“王之東法案”或者是“賈鴻漸法案”,這也許倒是賈鴻漸重生之後對世界帶來的最大的影響。

儘管如此,在這個時候賈鴻漸並沒有意淫自己對世界帶來的影響,也沒有想著自己可能成為勞動法之父而得意洋洋,他現在正在嚴肅的聽著倪廣南和王繼志打聽出來的結果。“小賈總,我找郵電部的老朋友問了問,好像的確裡面有人想卡我們,在我們的標書投進去以後,很快就有副部長級別的人直接公開說我們華夏高科以前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而且是最近才轉行過來的,要是發給我們執照的話怕我們質量不過關什麼的,同時國外的愛立信、阿爾卡特等公司也申請了執照,這樣一來雖然對方沒有明確的說出來要卡我們,但是總感覺有點怪怪的……”

“我這邊也是,我這邊找以前工業自動化領域的老同行問了問,他現在也在郵電部裡,他說南邊的那個華威公司,哪麼一點點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