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吩咐完也就告辭了,他們走後孫承宗說:“倪元璐設想的這些東西皇上真準備不推廣?”
天啟說:“要推廣開只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更好的裝備出來後能夠剋制得住子母槍炮,另外一個條件就是等朕的兒子長大了能夠統領一支軍隊,那時候由他親自統率那樣的軍隊朕才放心。”
孫承宗問:“皇上的意思是大明今後的皇帝還是隻管軍務不管政務?”
天啟說:“一個國家要強大隻需要明白兩件事,一件就是保持穩定一件就是高效發展,穩定和發展最好分工而不能一起抓。保持穩定需要軍事力量來保證,這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在穩定的前提下搞發展需要集中有聰明才智的人來搞,而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可以這麼說吧一個帝王自以為聰明去搞發展,會限制臣民聰明才智的發揮,就算他用心學習能提出一點兩點好建議,那也應該算是不務正業,放棄政務只管軍務確保穩定才是皇帝該做的事。”
孫承宗說:“臣一直以為皇上把政務丟給信王和高攀龍他們是因為懶,想不到皇上還有這樣的想法。”
天啟笑道:“懶也是原因之一,誰讓先生當年沒有把朕教勤快呢?要說這是過錯也是先生的錯。經過幾年的觀察朕發現管政務是個又煩心又累的活,哪有揣著手一邊冷眼觀看清閒?管官的管事的定長遠規劃的出具體主意的,幾個攤子的人朕都給他們搭起了才放的手,搞不好換人就是不會惹事上身。先生想一想當年在朝中亂彈劾人的那幫言官,他們不就是因為閒得發慌想升官才成天沒事生事的嗎?現在讓他們去各地做監政官正好發揮其所長。”
孫承宗說:“是啊,兩百年來言官你彈我我彈你最後讓皇帝決斷,很多皇帝被吵來吵去吵煩了都不喜歡上朝,皇上讓言官一對一監督人讓他們言之有物,並且用年齡限制品級讓他們明白彈下別人也輪不到自己,如此一來自然清靜得多。只是臣年紀大了一直有個理想就是領著軍隊為皇上開疆拓土,倪元璐的這些新裝備只要使用上肯定能為大明擴充套件不少土地,皇上現在不想用看來臣的理想此生無法實現了。”
天啟說:“先生的想法讓朕感動,但是在沒有有效且長遠控制的手段前,開疆拓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那些不遠萬里來大明的泰西人你以為他們的目的單純嗎?他們是硬的不行來軟的想同化我大明臣民,在軍事能力能夠達到目的時他們肯定是另一副嘴臉。據說那些什麼荷蘭人還有西班牙人在極東極南之地發現了很大一塊土地,這些人傾盡國力去佔領並搶掠,朕認為這種做法既不人道也沒有價值。”
孫承宗問:“如果佔據那塊土地就相當於增加了他們的國土,皇上為什麼認為沒有價值?”
天啟說:“遠隔重洋去國萬里,這樣的地方怎麼能稱為國土呢?就算現在派去的人對他們的國王忠誠,那些人的後代會一直忠誠下去嗎?朕敢斷定要不了多少年那塊土地上肯定會成為叛亂之地,甚至成為一個新國家跟老帝國平起平坐也不是不可能,這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嗎?這樣的傻事誰幹啊反正朕是不會幹的,有那精力還不如把大明經營好。”
孫承宗想了想嘆了口氣說:“非常大一塊土地確實很誘人,不過想起去國幾萬裡也覺得沒有意思,皇上說那些泰西人對我大明來軟的想同化我們,皇上有什麼應對之法沒有?”
天啟笑道:“別的不敢說要論同化能力我大明自認第二的話,放眼天下沒有人敢認第一,因為我們有實行了幾千年的孔孟之道。孔子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話,說明他老人家早在幾千年前就知道,知道有人要從很遠的地方來用文化與其挑戰,孔子為什麼說不亦樂乎呢?因為孔子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對手勝負早定所以才樂啊。”
孫承宗眨了眨眼睛道:“皇上都拿孔聖人開玩笑了,說明皇上是胸有成竹看到了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