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你放心吧,我有辦法教他們不聲張。”
我笑著將一疊資料遞到她手上:“來,幫老公看看,這幾家是不是在江南的名聲特別差?基本上屬於過街老鼠的那一種?”
“咯咯……哪裡有!他們都會做善事的!”
冷豔美少婦吃吃一笑的接過了資料,慢慢的看了起來。
我選擇的是兩家超級豪商。
第一個是在瓷器行當排名前列的龔家,由於手握江南五大窯之一的定窯,據說他們的財產至少有五十億金幣。
江南五大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出產的無不是精品,就連康宗那麼不注重奢華享受的人,皇宮裡的瓷器不管是吃的用的觀賞的,絕對是五大窯出產,而且每年還要添置新的五大窯瓷器,就更別提其他富豪王公貴族了。
最厲害的還是大元國的人,甚至小地主家裡都得弄上十套八套的五大窯瓷器。當然,江南的窯廠不下千百家,能擁有五大窯的人都不會是普通人,上官家族擁有了汝窯,官窯正好是大元國皇帝的,哥窯是江南望族張家的,鈞窯是以書香傳承數百年的柳家,定窯就是龔家的。
龔家五十年前靠挖到鐵礦山起家,逐漸轉做實業,最後巧取豪奪將當時陷入困境的定窯納入手中——自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小,給出了二十億金幣不說,還奉送了幾萬斤的鐵礦石。
然而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龔家的財富支援下,一個運轉正常的定窯,每年至少能為龔家增加三億金幣的淨收入。
龔家名聲不大好的原因,是在於他們雖然按照江南總商會的要求,每年對窯廠附近的民眾捐款一百萬金幣,幫助改善生活和修繕道路、屋子,但也僅只給一百萬金幣,多一枚銅幣不肯。,而與此同時,龔家的子弟們都過著奢華的生活,吃穿住用的奢華足以居江南前三;連去青樓玩耍,和人家鬥富,一晚上有時就能花掉幾萬甚至十萬的金幣。
正因為如此,龔家雖然每年收入不菲,但終究排不上江南的前十富豪家族。相比之下,在窯廠上賺得更多的上官家族就不一樣了,上官宅院周圍方圓十里的民眾,每年能得到一千萬金幣的捐贈,而且無論是窯廠、紡織廠還是其他作坊,依照規模大小不同,周圍的民眾也有數百萬到一千萬不等的捐贈。
再加上每次旱災、水災、地龍等等災難,上官家族總是率先捐贈,而且都捐贈很多……這些每年不下一億金幣的捐贈,讓上官家族在江南深得人心,所以就算是上官小憐被人稱為“毒蠍妖姬”但這話要是誰敢拿到上述地方去說,保證被打得抱頭鼠哦,忘了說一句,那天在江南總商會蘇州分會跟隨上官小憐身後中的三個男子,其中那個長相俊美又拿著一把扇子的年輕人,就是龔家的八公子,龔敏錦。第二家不在蘇州,而是在揚州,乃是揚州三大鹽商之一的周家。自古以來揚州就產鹽,由此發跡的鹽商更是聞名天下,說起暴發戶,誰都要把揚州鹽商列為其中。
一斤鹽的出產成本不過一枚銀幣,但到了外面就是一枚金幣,利潤轉眼就是一百倍。,這還只是在江南,出了江南,鹽價更是成倍翻漲;最兇猛的是到了草原上,一斤鹽最誇張的時候能賣到一百金幣,是成本價的一萬倍!
當然,這些錢不全是揚州鹽商在賺,還有中間商、繳納給官府等等,但毫無疑問的,最大的一分利潤還是被揚州鹽商得了去。
鹽引從來都只有那麼多,因為有著讓人瞠目結舌的利益在裡面,太多人想要爭搶鹽引,所以揚州鹽商的更換速度大大超乎了尋常的速率,平均二十年就要換代一次,很少有人做鹽商能做上五十年的。
這一代的鹽商同樣也是這樣,雖然初期小心翼翼,但過了幾年十幾年,子孫長大了,出身在奢華環境中的他們,就開始大肆的揮霍。
鹽商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