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抬頭看去。

洞中有一處緊閉的大門,大門前有十丈見方的水潭,中有一條石頭擺出來的小路,上方是五顏六色的鐘乳石,不斷有靈水滴答落下。

那大門之上寫了四個大字:【文命長安】。

也不知是何含義。

隨著大禹走過小徑,那兩扇大門緩緩開啟,大禹做了個請的手勢,楊戩謙讓退後兩步,大禹總算露出些笑容,自己先走進去了。

大禹笑道:“你倒是尊禮數,不像一些道門門徒,總覺得我等只是憑天命行事,走運撿了些功德。”

楊戩道:“晚輩得師父看中,有幸拜入道門之中,但入道門之前,我是人,非妖、非精、非靈、非怪;入道門之後,我這跟腳,卻也沒什麼變化。”

大禹點點頭,輕嘆道:“不錯,我有些明白為何神農前輩會現身相見於你了。你要找的東西就在前面,自己去尋吧。”

楊戩聞言一愣,抬頭看向前方。

不知何時,他竟已經出現在了一處大殿內,前方有兩排石柱,在兩排石柱盡頭,有一把巨大的斧頭被數十道鎖鏈纏繞著,困鎮在了半空。

這該如何取用?

楊戩轉身,卻已經找不到大禹的身影,背後是一面石壁,哪裡有什麼門戶?

這火雲洞當真處處透著玄機。

“多謝前輩指引,”楊戩對著上方拱拱手,提步走向前方,全身戒備。

大禹所說的幾句話語中可推測出,這開山斧能不能拿到,應該是憑自身的緣分和造化,或者還有什麼特殊的方法。

大禹為何封印開山斧?大禹之前也說到,開山斧必須以人皇氣運鎮壓兇性,才是無堅不摧的利器。

退位之後,人皇氣運不存,這把斧頭才必須封鎮吧。

那,自己是要破開封印?還是鎮壓住開山斧內的凶氣?還是兩者要同時做到?

楊戩一邊思索一邊靠近開山斧,不知為何,眼前的景物卻在悄然變幻,莫名的暈眩之感在自己元神之中飄散開來……

幻境?

不對,似乎不單純是幻境。

楊戩心底像是有一扇門漸漸關上,而他飄忽間忘記了自己心中的幾個執念,彷彿變作了另一人。

另一邊,在楊戩身旁不知何時走開的大禹,卻是一路小跑衝到了一處四方的祭壇。

這裡已經站了六個人影,有兩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有一位穿著帝王之袍、腰間帶著一把長劍的中年男人,還有其他三位便衣打扮的中年文士。

一位老者手中託著八卦盤,另一位老者楊戩剛剛見過。

大禹走到祭壇上,和六人一起圍著一處冒著白霧的臺子,臺子中竟是楊戩的身影。

而之前在楊戩面前一直很威嚴的大禹,此時反倒是露出些憨厚的笑容,問道:“諸位前輩覺得,這名為楊戩的小傢伙如何?”

神農氏笑道:“我覺此子心性堅韌,道心圓滿,必可透過這心境的考驗。”

“非也,”一中年文士笑道,“我等皆是人族,是人,就六根難淨。你我在此地參修悟道這麼多年,除卻了燧人前輩與神農前輩,又有幾人過的了伏羲前輩佈下的心境幻境?”

手託八卦盤的那老者微笑搖頭,伸手對著臺子一點,楊戩的身影便變得更加清晰了些。

“首關已出,”手託八卦的老者道,“諸位道友且看便是。”

這是什麼?

眼前的景色漸漸模糊,最後化作了一團雲霧。

楊戩想前行走,隨手揮開了霧氣,見到了一處巍峨的大殿,殿中飛出了兩道倩影,直接走上來挽住了楊戩的手腕。

左邊一人,正是脫下了那嚴實羅裙、穿上了青色羽衣的敖心珂,嬌豔的不可方物,在他胳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