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會不滿,進而對太平軍在香山施行的政策懷疑,最終,他們會拋棄太平軍。甚至反過頭來咬太平軍。

人心就是如此。

周士相從沒奢望這些新兵裡有多少真正反清復明的義士,所以他必須解決軍糧的問題。休說2個月的缺糧期了,就是一天也不行。不但要保證有米,還要保證不定時能吃上肉,至少得讓士兵們有足夠的力氣參加訓練,有足夠的底氣奔赴戰場。

張安從肇慶帶來了北京將在廣州設滿城的情報,同時也花重金從唐三水那裡搞到了廣東各地駐防清兵的底細。

最遲到三月,北京來的滿州八旗就會抵達廣州,到那時。一直在廣州憋著的尚可喜肯定會老虎出洞,現在周士相很難判斷尚可喜到時是先打新會還是先掃蕩香山的太平軍。不過無論尚可喜先選擇哪個方向,對太平軍都不是好事。

張安能夠將唐三水的利用價值壓榨到最大,讓周士相十分吃驚。這個當初他在羅定心血來潮而設的軍情司大使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周士相讓宋英陪張安在香山各鄉轉了轉,其後從公庫取出600兩黃金交給張安,他讓張安回到肇慶後盡情將情報網發展到廣州城,並且馬上建立和香山的兩條秘密聯絡通道。

第一條通道是經廣州到香山。第二條則是經新會至香山。周士相叮囑張安,這兩條秘密聯絡通道一定要派最信得過的人掌握,且兩條線上的情報員不能知道對方的存在。同樣一條情報也必須經兩條線同時向香山傳遞,這樣哪怕其中一條出了問題,另外一邊也能把情報送到。

周士相前世只是普通計程車兵,對於情報和構建情報網、情報人員培訓等等也知之不多,但他那些從電影電視中看來的地下鬥爭戲碼卻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情報知識了。所以他抽出兩天時間將自己所知的有關情報戰線的知識盡數教給了張安和宋英,又調了8個從羅定起就追隨太平軍的老兵讓張安帶回肇慶,以便加強他手中的力量。

得知張安和唐三水搞了個米行後,周士相便問張安是不是能將糧食偷偷運送一部分到香山來,對此,張安有些為難,畢竟肇慶和香山之間離得太遠,中間又隔著廣州城,明目張膽的運糧到香山肯定不行。但張安還是答應回去找唐三水通通路子,看看是不是能經新會這邊往香山運糧。

新會現在由陳奇策的水師和鎮國將軍朱統等人把守,他們也缺糧得很,要是張安真的通了唐三水路子秘密從肇慶運糧過來,周士相敢肯定陳奇策和朱統他們絕對會想從中分上一杯羹。這不是說陳奇策他們貪婪,而是現實所逼。

周士相讓張安回去想想辦法,要真不行也就算了。若是唐三水答應幫忙,糧食真能運到新會,那到時他再和陳奇策他們商量此事。不管怎麼也得分他們一些,畢竟他們也困難,而且還得指著人家用水師把糧食運過江呢。

張安走後,周士相接連兩天都是在和廖瑞祥、宋襄公商量糧食的事情。

各鄉公所成立後,鄉長們接到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到各村徵收永曆十年的稅糧,說是收永曆十年也就是今年的稅糧,可今年年關才過,這春耕還沒開始,所以實質上太平軍徵收的是永曆九年的錢糧。

永曆九年也就是順治十三年,當年清朝委任的香山知縣孫文正已經徵收過兩季錢糧了,且因為新會包圍戰所需,又加徵了一次,饒是香山水土肥沃,一年兩熟(前山寨等地可達三熟),也經不住清軍如此徵收。原以為太平軍是要徵今年的夏糧,不想徵的卻是去年的秋糧,這讓很多剛剛從太平軍手中嚐到甜頭的農民大為不滿,各鄉公所對於縣裡的徵糧命令也是牢騷滿腹,認為徵糧是應該,可不能今年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