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好奇之餘回首問了身邊的差役。

眾人隨他視線看去,紛紛搖頭,卻是一個也不識得。剛好本縣的一個土生土長的差役走了過來,眾人拉住他詢問,這差役瞅了那年輕人一眼後卻是認得,告訴眾人道:“那是周秀才,父母妻兒都叫兵吃了,全家就剩了他一個,可憐得很。”頓了一頓又道:“那兩座墳是空墳,裡面什麼也沒有。”

眾人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對這周秀才大為同情,說了幾句可憐的話後,便散了各忙各的。

一直站在墳前的周士相併沒有聽到遠處差役們的議論,便是聽到,對那些可憐他的話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該哭得早已經哭過,該流得淚早已經流過,眼下,除了復仇,周士相心中再無他念。

父母妻兒俱成他人肚中之食,這等聳人聽聞的慘劇,讓二世為人的周士相也為之駭然,更讓完全傳承了身體主人情感記憶的他為之痛苦,這種痛是刻骨銘心的痛,是永生難忘的痛,是他一輩子都會為之驚醒的痛!

。。。。。。。。。。。。。。。。

作者注:寒食原為漢人第一大祭,後世與清明相合,改過清明。

第二章 家恨

周家只是新會縣城中一個普通家庭,周士相清楚的記得,他的父親周善元平日靠給人箍打木桶為生,為人老實巴交。母親何氏也是個心地善良的婦人,深信著菩薩,見不得世上的可憐人。老兩口是這時代的典型居民,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周士相是家中獨子,何氏快四十的時候才生了他,算是老來得子,故而周善元夫妻對他很是疼愛,如同後世許多父母一般,當真是夏天怕兒子熱著,冬天怕兒子冷著,恨不得把兒子含在嘴中養護著才好。

老實巴交了一輩子的周善元許是知道自己苦了一輩子,不想兒孫再跟自己一樣苦下去,因此特意給兒子取名士相,執意要兒子讀書,好考取功名成為人上人,將來光耀老周家的門楣。

為了供養兒子讀書,夫妻二人節衣縮食,一文銅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使,可有什麼好吃的卻都是緊著兒子吃,自個是捨不得沾上一口,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周士相也是天資聰穎,不負父母期望,竟然讀書有成,在十四歲時就考取了秀才功名,一時引得新會縣人刮目相看,都道周家要出文曲星了,把個周善元和何氏樂得合不攏嘴。

那時廣東尚還是屬明朝,周士相原是打算趁熱打鐵次年到省城參加鄉試,哪知北面的清軍突然就殺了過來,這明朝的鄉試便再也開不得,清朝這頭也忙著和明軍爭奪廣東,一時也顧不上開科取士,就這麼著考舉人的事就耽擱了下來。

周士相十八歲那年,周善元和何氏眼瞅著兒子大了,功名暫時沒法考,便生了抱孫的心思,找人張羅著為他說了門親事,對方是城中開米鋪的趙家閨女,家境殷實,長得也好,若不是周士相有著秀才的功名,將來大有前程,趙家是怎麼也不會把閨女嫁到周家的,畢意跟趙家比起來,周家也實在是窮得厲害。

對爹孃說得這門親事,周士相一開始其實並不滿意,後來見到了趙氏後,卻是一下就喜歡上了,沒過幾天,小兩口就如膠似膝起來,恩愛得不行。

婚後沒兩年,趙氏便不負公姑盼望,為周家添了一個大胖小子,當了爹的周士相高興的給兒子取了名字叫周秉正,意為秉性正直,小名安兒。

有了安兒,周家小兩口歡喜,老兩口更是樂得不行,這日子過得是和和滿滿透著喜氣,對他們而言,明朝也好,清朝也好,這改朝換代的事離他們太遠,老百姓正兒八經的把日子過好就行。

上有老,下有小,家有餘糧,不正是百姓們一輩子都盼著的好日子麼。只要刀不架在自個脖子上,只要自家日子能過得下去,誰個吃飽了撐得去和拿刀的拼命,替老朱家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