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己這位大英雄才能配上孔四貞的那個騷格格。
帶著滿腔遺憾,蔣禿子回了安慶,此後一直忙於安徽軍務,倒將孔四貞的事給忘了。不想,天上掉個餡餅來,汪士榮竟然將孔四貞轉讓給自己。
也不管汪士榮這麼做是想求自己什麼,蔣禿子是先將孔四貞好好幹了一番,一番品嚐下來,只覺這四格格的那處真是比別的女人好。
孔四貞這會也是什麼也哭不出來,什麼也說不出來了,她算是認命了。算起來,這滿臉橫肉的禿子是她的第四個男人。前三個分別是福臨、孫延齡、汪士榮。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孔四貞也是極力配合的,她是聰明的女人,知道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受的折磨更小。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蔣禿子得了這個麼尤物,也不是提褲就翻臉的人,他答應幫汪士榮在大帥那裡爭取蘇州知府的位子。
有了香山侯的保證,汪士榮一顆不安的心才終是放下,帶著希望,他回到了蘇州。不過他沒呆在蘇州城,而是去了清欠司部下孟凡春的崑山縣。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汪士榮不想看到蔣國柱和閻紹慶的白眼,孟凡春是他的手下,現在是崑山知縣,去他那裡肯定比呆在蘇州舒適。
不想,前腳到崑山,崑山卻發生了驚變。
事實上,汪士榮這時並不知道孟凡春已死,他能提前緊閉城門,出面主持崑山縣防,完全是因為軍情司的錦衣內衛找到了他。
軍情司大使張安和汪士榮的關係很好,二人當年一起頂著壓力強行將不肯北上的定武帝逼上了馬車。此後汪士榮和軍情司雖沒有再打過交道,可和張安的私人聯絡卻從沒有斷過。汪士榮原本是想過請張安幫忙,但想到對方的身份,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汪士榮擔心請張安幫忙的後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大帥那裡嚴禁軍情司干涉政務上的事。所以找張安幫忙,不如走香山侯的門路。
崑山縣不知道此時整個江南的鉅變,在各地都有軍情人員的軍情司卻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張安知道汪士榮從安慶回到了崑山,所以他派人快馬趕到崑山,想讓汪士榮趕緊離開崑山回蘇州。軍情司的情報人員是不少,錦衣內衛也有三千多人,可卻分駐在各地,根本沒辦法調集起來第一時間鎮壓叛亂。張安能做的就是向各地府縣傳警訊,確保主要城池不失。具體平亂的事,只能由駐軍負責,軍情司只能做情報支援。
汪士榮是在各路“叛軍”合圍崑山縣城前兩個時辰得到的訊息,可是他卻沒有隨那些錦衣內衛一起離開松山,而是決定留在崑山。
別人害怕叛亂,害怕暴民,汪士榮卻不怕,反而,他從中看到了一條金光燦燦的大道,一條可以讓自己快速發達的金光大道。
太平軍重軍功,這世上還有什麼能比軍功更讓人動心的!
亂民,不足慮也!
。。。。。。。。。
昨天身體不舒服,在作品相關裡請了一天假,抱歉了,各位書友。
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
揮揮扇子,賊寇灰飛煙滅。
崑山城頭上的汪士榮,洪亮的聲音響徹半空,日頭下的他,身形無比高大。此時,他手上就缺一把羽扇。
人數眾多的崑山造反士紳自是不可能因為汪士榮這一句話,就把人馬解散,自縛於城下。不過他們也做不了什麼,只能在城下咬牙切齒的對著崑山城頭咒罵連連,其中大半罵人的話都是衝汪士榮去的。真算起來,今日造反的這眾士紳中恐怕有六成就是叫汪士榮給逼反的。無他,當日清欠之時,汪大使手段可是著實狠辣,人情半點不通,從他筆下批出的一道道公文,不知革了多少讀書人的功名,不知鎖了多少舉人老爺,更不知杖死了多少“鄉賢”。
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