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草驚蛇!”

“何為投石問路?”

“一則問群臣之心,防群臣認為朝廷有負吳三桂之意;一則問吳三桂之心,看他是否真有異志!”

蘇克薩哈忍不住了,道:“鰲拜,你能否直話直說,在主子面前繞什麼圈圈!”

鰲拜笑了笑,道:“問群臣之心,乃是問大臣,非問御史,那幫人前明時就會壞事,朝廷養著他們只是圖個名,可不能真指望這些人。天下大事,只有真辦實事的臣子才能問,如六部,如地方督撫,這些人的意見朝廷才能真正聽得。御史們嚷得再兇,主子都不能聽,對他們更不必理會,總之一點,絕不能讓大臣們以為朝廷真有猜忌吳三桂之心,這樣便是吳三桂真反了,也不會得到多少響應,畢竟朝廷沒有負他。”

“那如何問吳三桂之心?”

“洪承疇為他請藩,那他就得向朝廷表明心跡。主子讓他帶兵打湖廣就是。”

“打湖廣?”

“平郡王太過年輕,辦事不穩,吳三桂可老辣的多,部下戰力也高,重要的是他新收的十萬明朝降軍得給大清投名狀。叫吳三桂去打湖廣,成了,滿盤皆活,朝廷信他,雲貴給他。不成,損失的也是漢人的兵,朝廷又沒損失,何樂而不為。”

“此策甚妙,就依你的法子。”順治欣然點頭,暗道還是鰲拜點子多,不過想了想,又有些擔心道:“多尼那怎麼辦?”

“信王就留在雲南,驅吳三桂朝北,湖廣打通,讓信王趕緊出來。若不通,就讓信王鎮著,免得雲貴出亂子。主子親征,只要一場勝戰,明軍都得大亂,到時信王便可擇機而出,直撲兩廣。”

鰲拜滔滔不絕說著,順治聽的是不住點頭,索尼沒有吱聲,遏必隆覺得鰲拜的辦法不錯,蘇克薩哈不服氣,可見主子那樣,也不敢多說什麼。

主子奴才正議著,內閣送來急奏,卻是浙江巡撫佟國器發來的。佟國器說鄭軍甲兵數萬,分道突犯,密佈帳房,紮營綿亙四十餘里,煙火蔽天。此番大舉非比尋常登陸來犯,且賊般橫截瑞安至西南入海的飛雲江口,援兵莫渡,平陽縣、瑞安二縣聲息不聞。又覆水陸並進,窺伺溫州。我兵首尾牽制,萬分危迫,最後佟國器一語點明,他認為鄭軍有可能入犯長江,兵進江寧,請朝廷早作防備。

(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為復明嗎?

浙江巡撫佟國器八百里加急奏報鄭軍有可能兵犯長江後,順治和內大臣們嚇得不輕,立即下令浙江和江蘇清軍集中駐守,加強沿海府州防禦,另傳旨於河南、江西、山西、山東各省抽調兵馬,由安親王嶽樂統一指揮,分批向江寧增援,同時催促各部辦備親征事從快,定於7月15御駕南征。因鄭軍有可能內犯長江,順治對於親征也是一刻也不敢耽擱了,不然要是南京丟了,這局面可真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到時就算他親征,也未必能奪回南京。

清廷大舉調兵遣將時,鄭軍在溫州地區徵集糧餉後,即移舟北上,準備入長江,攻取南京。於溫州北上舟山之際,延平郡王頒諭令:“官兵遠征,不無內顧;攜眷偕行,自然樂從。本藩統領大師,北伐醜虜,肅靖中原,以建大業。慮各勳鎮將領官兵,永鎮之時有為家之念,已經著兵、戶官撥趕繒船配載各眷;各令有眷官兵照依派船載來,暫住林門,候令隨行。”

諭令頒佈後,延平特地指派忠靖伯陳輝、宣毅前鎮陳澤領水師一鎮保護女眷船隻,隨軍行動。此令一下,鄭軍上下官兵無不欣悅鼓舞,只是苦了暈船的太太小姐們。

部下有曾勸阻延平不當使婦人從軍,延平卻道此番北進長江,奪取南京有萬分把握,一來清軍由多尼統帶的主力已被太平軍封堵在雲貴,短時間內根本出不來。而駐防南京一帶的清軍兵力十分的薄弱,據江南復明人士提供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