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這邊剛一動,高原上就有了反應。

無數羌人在宣義郎的勸說下歡天喜地的走下來。

河西走廊的富庶是最好的宣傳效果。

比起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在高原上當野人,融入大秦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這些年隴右、河湟的羌人融入大秦後,紛紛闊綽起來,特別是有戰功的人衣錦還鄉之後,立即成為當地的老爺,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莊園,老婆小妾熱炕頭,其樂融融。

漢羌百年大戰,最主要的原因是東漢朝廷一直拒絕羌人的融入。

羌人只能跟當地的漢人豪強沆瀣一氣,掀起此起彼伏的叛亂。

大秦對他們敞開懷抱,這麼多年的宣傳,漢羌同一個老祖宗的說法早就深入人心。

這實際上是大秦承認他們的政治地位。

而且楊崢的貴妃姜阿憐就是出自羌族,對羌族的吸引力更大。

其實當年楊崢崛起,就是藉助了羌人的力量,反攻涼州,席捲關中。

如今羌人在大秦的地位,類似歷史上蒙古人與滿清人的關係。

羌人不僅大量在朝廷為將,皇室子弟也多與羌人聯姻,兩邊已經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政治同盟。

即便是如今的大秦,也需要羌人壓制河西走廊上的鮮卑、匈奴等其他族群。

大量漢化的羌裔子弟遷入西域、中亞、遼東等地,為大秦守衛疆土。

有時候,楊崢感覺羌、氐、賨這些徹底漢化的異族忠誠度還在本部漢民之上。

將他們散播在中亞、遼東之後,人生地不熟,不會跟當地勢力沆瀣一氣,只能依靠大秦。

而大秦也可以依靠他們鎮守當地。

羌人耐苦寒、生猛的特性也非常適合遼東和漠北。

所以提升羌人地位是楊崢必然的選擇。

匈奴、鮮卑目前還靠不住,楊崢也不敢完全信任他們。

漢朝內遷匈奴兩百多年,也未能完全融合他們。

而鮮卑的威脅還在匈奴之上,畢竟人口基數在哪裡擺著,這幾年鮮卑中湧現出大量傑出人才,在大秦開始嶄露頭角。

拓跋、慕容、宇文、段氏,都曾出現名震一時的雄傑。

不要低估一個英雄對本民族的激勵。

慕容恪將實力並不怎麼強盛的慕容部,一舉推向天下霸主的地位。

慕容垂幾乎重現了燕國的盛況,卻又被拓跋珪按了下去。

拓跋家牛起來了,又出了個宇文泰……

至少在這幾十年內,楊崢還要暗中提防他們。

大秦進軍高原,簡直是一氣呵成,沒有受到任何阻力,這年頭周邊沒人敢跟大秦叫板。

曾經與鍾羌分庭抗禮,擁十萬勝兵,三十餘萬之眾的發羌,在一萬羌裔子弟的組成大軍面前沒有絲毫抵抗力。

發羌、唐旄羌聚集五萬大軍與秦軍決戰。

同是羌人,但大秦的羌裔已經從精神完成了蛻變。

他們騎著健壯的河湟馬,穿著堅固的盔甲,腰跨環首刀,手提長槊,勇猛的向五萬衣衫襤褸的敵人發起了進攻。

這不能被稱之為戰爭,而是一場屠殺。

羌裔將士們對大秦的敵人恨之入骨,出手無情。

將羌人的剽悍發揮到了極致。

一萬步騎追著五萬人殺,五萬人東躲西藏鬼哭狼嚎,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陣斬六千餘,俘虜兩萬餘。

姜伐野的孫子姜恪,也就是楊崢的外甥,表現尤為英勇,兩手各持一把環首刀,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無人能擋。

也是他率五百精騎追殺兩百里,擒發羌、唐旄羌豪酋一百三十六人。

發羌、唐旄羌一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