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除了司馬家的鐵像,楊崢還下令鑄造曹髦、夏侯玄、王經、王經之母陳氏的站立石像供人瞻仰。
一個個站的頂天立地。
王經水平一般,但忠心耿耿,他的母親陳氏更是一代奇女子,曹髦被弒,司馬昭搜捕王經,陳氏面不改色,“人誰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並命,何恨之有!”
夏侯玄有些一言難盡,如果是清平世道,也算是一賢臣,遇上司馬懿、司馬師這種梟雄,肯定不是對手,但為曹魏殉國的精神可嘉。
曹髦則是楊崢個人比較欣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血性也算對得起魏武了。
承認曹魏,就是在否定司馬家。
曹魏滅國也就三四年時間,在中原百姓中仍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在其後的幾百年裡也有巨大凡響。
一個男人需要血腥,一個國家更需要血性!
只憑這些,楊崢就應該把曹髦供起來。
楊崢的這些舉動,快速拉近了與中原百姓的距離。
無論是法統和道義上,大秦都比司馬家更站得住腳。
這些東西雖然虛無縹緲,卻作用巨大。
正統的威力是巨大,對天下人有天然的向心力。
遼東鮮卑三部、漠北諸部、西域諸國、高句麗、扶余、沃沮、挹婁等國都紛紛遣使入朝,承認大秦的宗主地位。
鍾會乖乖在許昌和建業修建司馬家的跪像,並派出使者前來進貢。
中原塢堡拆除,正式進入和平發展期。
關中的宣義郎、錦衣衛入駐各郡各縣。
楊崢也下達了可以提前退役的詔令。
凡年滿四十者,無論中軍府兵都可以退役,無論羌胡還是漢人都能在中原分到一百畝土地。
中原開發的比關中完善,氣候相對涼州要暖和一些。
自然吸引了不少羌胡將士攜家帶口而來。
遷徙是雙向的,中原漢民若是願意遷徙至居延、河曲、朔方等郡,男人兩百畝,女人百畝,牧場、耕田隨便挑。
沿途所需糧食,由官府供應。
只要拿到戶部的戶籍木牌,沿途就暢通無阻。
雖然效果寥寥,但還是吸引了五六萬人,畢竟邊地所分的田地是中原的十倍。
這些人在中原是底層奴僕,日子過的艱難,到了邊地,官府分田分屋,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
衛瓘、馬隆、龐青、楊濟這些人能文能武,頗有治理才能。
趁著秋收完畢,收容百姓,興修水利,開墾荒田,修葺城池,中原大地上熱火朝天。
朝廷與百姓之間的信任也在無形中增加。
眼看年關將盡,到了要返回大興的時候了。
此番出征,已經一年多的,楊崢也想念起家人。
就在御駕起行時,鄴城百姓們攜老扶幼,紛紛出來送行,幾個拿著鳩仗的耆老在楊崢馬前拱手道:“陛下欲棄關東子民乎?”
“諸位何出此言?大秦之天下,不分關東關西!”
司馬家是折騰百姓,縱容士族豪強,楊崢是折騰士族豪強,體恤百姓。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他們比誰都清楚。
“雖然如此,陛下返回關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睹天顏。”雖然是馬屁,但也帶著幾分真意。
楊崢一陣感慨,自己其實沒做什麼,但比起魏晉以來的君主,已經算是上上之選了。
曹丕、曹叡屢興大戰,後期都曾大興土木。
屯田百姓與奴隸無異。
進入司馬家時代,更是動輒幾十萬大軍東征西討,士族豪強彷彿蛀蟲一般敲骨吸髓。
反觀楊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