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諦〃,實際上也就是作家閂己審視了人生、社會之後所得出的結論:生活毫無意義,也不可能改變成另一個樣子。只有摒棄人生的幻想,掙脫精神上的枷鎖,才能成為無所追求、無所迷戀的自由人。顯而易見,毛姆之所以選定〃人生的枷鎖〃作為小說的標題,其用意也就在於此。小說原以希伯來大預言家艾賽亞(Isaiah,基督教《聖經》中人物)所說的〃美自灰燼出〃(Beauty from Ashes)為題,後來作家在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中見到〃人生的枷鎖〃一說,欣然作了更改。斯賓諾莎認為:人屈從於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鎖;只有運用理智,人才自由。他主張人們應運用想象和理智,變經驗為預見,這樣才能掌握〃未來〃,才不致淪為〃過去〃的奴隸。當然,毛姆在借用這一說法的時候,理性的內容消失了,而是代之以一套類似東方佛家〃清心寡慾〃、〃四大皆空〃之說的虛無主義人生哲理。這是這部鉅著的糟粕所在。其實,作家在小說中所闡明的這套〃哲理〃,說穿了無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教,一種麻痺人們贈志的精神麻醉劑,它既消除不了那些掙扎在資本主義桎梏中的人們的痛苦,更無助於改變造成人世間種種不幸的社會現實。這是我們在讀完小說之後必須進行思考和分析的問題。
小說《人生的枷鎖》發表於一九一五年。實際上,毛姆在一八九七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之後,就立即著手寫自傳體小說《斯蒂芬·凱里的藝術氣質》。此書完稿後未獲出版,而作家本人再也沒有勇氣去讀它,任其撇在一邊。〃但是,我忘不了書中的那些人物,還有那些事件和感情……某此夢魂縈繞的往事,成了一種准以忍受的折磨,搞得我食不甘味,眠不安生,最後,我決定暫時停上戲劇創作,先讓自己擺脫掉回憶的糾纏。我寫這本書(即《人生的枷鎖》,整整花了兩年時間……我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因為等我看完校樣之後,我發現那些纏人的幽靈全都安息了:人物也罷,事件也罷,以後再沒在我腦海出浮現過……現在我很難說清楚,究竟有哪些內容是我向壁虛構的,有哪些是活生生的事實……究竟哪些事是實際發生的,哪些事是我希望發生的。〃
由此可見,毛姆寫這部作品,先後兩易其稿,醞釀、構思長達十數年,是部精心構思、精心創作的鉅著。正如他對一位友人說的那樣:〃有教養的人們常常問我,'你為什麼不再寫一部《人生的枷鎖》這樣的小說呢?'我回答他們說,'因為我只有一次生命。我花了三十年才收集到寫那部小說所需的材料。'〃小說問世後,頗得與時不少著名作家和評論家的好評,認為它是一部〃融匯了作家真摯感情,體現了作家真實思想的感人之作〃;它〃以質樸無華的文體,出色地表達了一種深沉的、甚至是悲劇性的情感〃,〃給人留下坦率而真誠的印象〃。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西奧多·德萊塞在一篇題為《現實主義者眼裡的〈人生的枷鎖〉》的文章中,把這部小說稱為〃天才的著作〃,稱毛姆為〃藝術大師〃。這部小說自出版以來,始終未絕版,至今仍廣為世界各國讀者所傳誦。一九六六年,英國著名批評家西亞爾·柯諾利將此書列入〃現代文學運動鉅著一百種〃,說明它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