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算是唐代比較標緻的小白臉長相,可惜他的海拔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

吳詡看著樓前跪著的那一團,就不覺嘴角直抽!

也難怪那些倭人到現在還沒發現本尊早已溜掉了呢……

虧得大海人還能找到這麼個符合條件替身來!

接下來,就是天皇陛下發言。

李小九陛下義正言辭地對‘大海人’背棄兄長,不顧百姓的死活大興土木,宣傳迷信思想對抗大唐等惡劣行徑譴責了一番,然後判其流放罪,與當年倭人送給大唐的扶余豐一樣,‘大海人’也被丟到了嶺南改造去!

至於其他跟著大海人的文武倭官,都被判了家產充公,貶為庶民。

最後,天皇陛下還特地提到了原倭國重臣的中臣鐮足,稱其是‘忠君為國’之臣,許倭人在東海郡為其造祠紀念。

天皇陛下出人意料地稱讚了一個亡國的舊臣,讓朝廷上下的官員都不由暗自嘀咕起來,而獻俘儀式過後不久,《洛陽晚報》更是以‘一個臣子該怎麼做才當得起忠臣之名’為題,開了專版討論這一問題。

一時,大唐上下的學者名士乃至朝中官員都紛紛投稿爭論起來。

趁著大唐上下都打嘴仗的功夫,李小九陛下又下發了關於倭島北部行政區域的劃分旨意,並提拔了一批青年幹吏到倭島任職。這些人與前幾批派到倭島的人略有不同,這些人都是在顯慶四年之後考上的進士,一過去就分別封了長史、郎將等官職,其中還有幾個出色的,過去不久就一路升遷成了一州之長,比在大陸的官員上升速度快上百倍!

一時,報考去邊疆任職的青年比例大幅度上升,吏部再也不用愁沒人可派了。

相對於吏部這邊的情勢喜人,禮部那邊的大小官員又是愁雲滿面。

先前的獻俘儀式的方案被天后娘子打回重做十幾次,這才順利完成,眾人還來不及鬆一口氣呢,新近還朝的天皇陛下又給他們出了一個難題!

天皇上尊號‘大帝’,天后上尊號‘聖母’,帝后合稱‘二聖’以及帝后二人用同一座寢宮,用同樣規格的儀仗輦車等等,這幾條都還好商量,可後面還有諸如‘百官萬民拜見天后儀同天皇’、‘天后聽政’‘天后下詔’等等跟朝政有關的一系列禮儀規則,到底該怎麼搞啊?

皇后光明正大上朝行政,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

就算霸道如呂后者,也要打著替皇帝兒子處理政務的幌子來稱制,如今天皇陛下可是好好地在呢,這是要整哪一齣啊?!

他們要是敢奉詔,不會被那些御史噴死吧?

“你來真的啊?!”同樣怕被噴的小吳同學也在合璧宮打轉,她先前只當李小九提的‘二聖’之事只是說說的呢!

話說,幹掉了倭國,李小九不是該趕緊把封禪的事提上議程的嗎?

原本預計該在去年年底舉行的封禪大典,因為大唐忽然對倭國採取軍事行動而取消了。之後又因為日蝕的事,李小九陛下也沒心思提這件事。

這會兒,倭國也滅了,日蝕的事也混過去了,李小九不趁熱打鐵去泰山,非讓她當‘聖母’是怎麼回事?

“這事朕想了很久了”李小九陛下難得一副嚴肅臉,道:“那些世家無時不刻打著將你逐下後位,朕怎麼能讓他們如願?!”他這次索性讓他們看看他的阿武可不是那些只會依附於男人的普通女子,就是跟他站在一起也絲毫不遜色!

“好吧、好吧……”吳詡忙做了一個冷靜的手勢,免得李小九一激動又犯病了。

說實話,她也膩煩了老是半遮半掩地幫李小九幹活,做了一堆實事沒落得個好不說,還老被人拍黑磚,這次日蝕事件要不是李淳風發現不對勁,及時向李小九舉報,她這後位只怕真要被人給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