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央領導當得不耐煩了,就想篡權,結果被一個姓華的和一個姓葉的,還有一個姓汪的發現了,這幾個人一密謀就先下手把他們抓了起來。魚瓶真是了不得啊,他連“四人幫”都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呢?神童生就是神童啊。

我聽完“四人幫”被抓的故事,心裡一直納悶,那幾個叫“四人幫”的怎麼就叫那幾個姓華的姓葉和姓汪的抓住了呢?我怎麼也想不通,因為他們中間有一個女的還是毛主席的老婆,毛主席怎麼就不出來說一說呢?難道毛主席不喜歡他的老婆了?讓人家把她抓了算了。

後來我去問別人,別人說抓“四人幫”的時候毛主席已經離開了我們,我才感到我是多麼的笨啦。魚瓶罵我罵得太英明瞭。他看人怎麼就看得這樣準呢?

想他故我在(12)

12

魚瓶不跟女同學玩了,就抽出許多時間來跟男同學玩。他常常跟班上的男同學挑戰,要人家跟他比記憶力,他揚言全校所有的同學背的古詩詞加起來也沒他一個人背的多。我問他背了多少古詩詞。他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也。我聽了大吃一驚,不多不多多乎哉也是多少呢?我怎麼算也算不出來。

有一次,我聽見孔已己也在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也”這句話。我感到很氣憤,這明明是魚瓶說的話,現在他居然把他說出來,這不是抄襲是什麼?我跑去跟魚瓶說了這件事,魚瓶竟說是孔已己最先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也”這句話,他都是從孔已己那裡學來的。我糊塗了,既然孔已己先說,可我聽見的怎麼是魚瓶先說呢?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先後順序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那些領導人出場的順序,就像四個季節輪換的順序,一點也亂不得 ,亂了就要出麻煩。領導人的順序亂了就等於政變,四個季節的順序亂了就等災難。所以,我必須要弄清楚魚瓶和孔已己到底是誰最先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也”這句話。當然,這是一個複雜的學術問題,我要查許多許多資料才可能考證得清楚。不過,我不急,做學問就得慢慢來。

想他故我在(13)

13

魚瓶很會觸類旁通,他利用他是班長的身份,把他媽媽工廠的一套管理辦法拿到班上來實施。這個辦法叫積分管理法,就是把同學們的一言一行細化為分數,說髒話扣多少分,談戀愛扣多少 分,弄得同學們每天如屢薄冰,生怕扣分。整個學校一下子就井井有條了,總而言之,學校乾淨了。

也怪,同學們就是不喜歡乾淨的學校,他們不習慣做高雅的人,也不喜歡壓抑自己的感情。他們不說髒話就聽不好課,他們不談戀愛就感到眼前一片灰暗。當他們知道管理他們的那一套辦法是從工廠拿來的,個個氣憤填膺,舉起拳頭高呼:“學校不是工廠,學生不是機器!我們要自由!我們要民主!”

學校領導毫不理會學生的反抗情緒,他們認為積分管理就是好,他們說學校就是工廠,學生就是機器。他們不但沒有廢止積分管理辦法,還進一步在全校推廣。學校領導一硬,學生們也就鴉雀無聲了。實在想說髒話的都是在家裡說完了再進學;實在想談戀愛的也都是回到家裡後再談。整個學校一下子就死氣沉沉了,總而言之,學校昏暗了。

我對魚瓶把他媽媽的積分管理辦法拿到學校去感到非常氣憤,我跟他吵了一架,我說這隻能使學校 變質,在這種變了質的學校裡學習決不會變好,只能變得更壞。他說我杞人憂天。我杞人憂天嗎?我想好幾天,最後才想出來,我和他的根本區別就在於認識不一樣,他和學校領導們認為學校是工廠,我和學生們認為學校不是工廠。這就是矛盾產生的原因。

由此可見,認識是多麼重要啊!

想他故我在(14)

14

我最欣賞魚瓶瞧不起人的性格。我不敢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