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景鐸一路疾行, 然後在城下勒馬。長安城依然恢弘壯觀, 出城入城的人往來不絕, 守城計程車兵全副武裝, 威風凜凜,警惕地盯著每一個入城的人。
現在已是啟元五年,宣朝建國已經六載。這六年, 各地軍閥被皇族容氏逐一擊破, 去年嶺南義安王兵敗歸降,自此, 宣朝統一漢地, 實現了二百年來第一次天下一統。
這樣強大的武力, 天下人不服也得服。雖然天下歸一,但是民生凋敝, 米價依然居高不下。這些年戰火連綿,土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各地戰亂平息,正是百廢俱興的時候。秦王登基以後, 格外注重農事,下令大赦天下,免賦三年, 百姓對此歡欣鼓舞, 宣朝這個年輕的王朝也因此受到百姓的擁護, 逐步步入正軌, 一點點壯大起來。
除了農事,新王朝在選官方面也展示了驚人的野心。啟元三年時太子在早朝上提出科舉取士,以此來廣招天下有才之人,皇帝對此大加讚賞,並於啟元四年春、秋接連開科,大舉歡迎寒門學士入朝為官。剛開始眾人還在觀望,直到秋闈時兩位皇子下場,靠科考成績一舉入仕,民間的讀書人才被鼓動起來,紛紛報名啟元五年的科舉。在皇室的帶動下,科舉在民間大幅推廣,一時間長安紙價飛漲,讀書人紛紛走出家門,就連七八歲的稚兒也在讀詩背經,整個王朝都顯示出煥然一新的勃勃氣象來。
天下太平,注重農事,大興讀書,全民尚武,這個年輕的帝國,正在逐步抖開羽翼,向世人展示出他直入雲霄的蓬勃野心來。
蕭景鐸這三年隔絕在山上,雖然曾聽山下村民說過長安的事情,但畢竟是道聽途說,他這一路走來,親眼見到了長安的變化,才覺得新王朝著實讓人吃驚,而最吃驚的,無異於科舉竟然這麼快就開了。
他站在長安城下,抬頭仰望巍峨的闕樓,他曾聽說丹鳳門是天下第一門,丹鳳門前的廣場是百官集合之地,可容萬人,這樣宏偉的場面,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有幸一觀?
科舉既開,他惦記了五年的科考為官之路,終於可以啟程了。
蕭景鐸心中激盪,既驚喜於科舉的開辦,也感慨於長安百姓生活水平的飛躍,他站在城外,一直等到激動散去,心如死水,也還是沒等到入城的隊伍動上一動。
蕭景鐸忍不住朝前面探頭,入城的人並不算多,為何盤查這樣慢?
蕭景鐸問了同隊的一位大叔,這位商鋪老闆模樣的人卻猛然變了臉色,他四處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說道:「郎君剛來長安?也是,這些年長安多出許多像你這樣趕考的讀書人,對長安一竅不通也是常事。但我在此忠告郎君,天子腳下,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卻提都不能提!」
蕭景鐸訝異,他不過三年沒有回城,竟然聽不懂百姓在說什麼了嗎?蕭景鐸繼續追問,商鋪老闆才一臉神秘地告訴蕭景鐸:「小郎君剛來長安有所不知,如今城南死了許多人,這些人身份各異、家世各異,但身上都有黑色的手印,就像是被鬼怪掐死的一般,瘮人極了。現在城裡都在傳,說是憫太子回來了!」
憫太子?如果蕭景鐸沒記錯,當年秦王登上帝位,就是靠突然發動兵變。他殺死長兄,逼宮先帝,頂著眾多非議成為帝國新主,即使秦王已經登基這麼久,這些流言仍未消散。後來皇帝實在拗不過群臣,這才追封長兄為太子,諡號憫。
從憫太子的封號就能看出來,皇帝對自己弒兄逼父並沒有什麼愧疚心,只不過礙於天下悠悠眾口,這才做做樣子而已。
可是天下人的嘴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好控制,這段時間因為長安連續死人,而且死者身上還有詭異的鬼手印,百姓對此惶惶不安,除了拼命求神拜佛,關於憫太子的傳言也悄然而起。
有人說這是因為皇帝當初登基時手段不光彩,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