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為了所長的美好明天,也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干杯。”大家紛紛舉起了杯。
接下來是自由活動,今天是所長請客過節,又放出了話,敞開肚皮隨便喝,大家心裡高興,紛紛找詞相互敬酒。說話也口無遮攔,葷的素的一起來。不時地開心大笑。潘學亮是來者不拒,興高采烈和大家舉杯相碰。氣氛很是濃厚,一派喜氣洋洋景象。吃完飯,看看時間還早,潘學亮讓大家回去,自己還有其他事情,隨後和徐峰聊了起來。
“當上所長就是不一樣,知道給大家過節了,不能說你沒有手腕,幾杯酒就把手下哄得團團轉,真把你當成家長一樣,心甘情願聽你的話,誰不服氣都不行。”徐峰說。
“沒有辦法,現在都是這樣,變著法想吃一頓,酒是一個調和劑,是聯絡感情的必要方式。”潘學亮說。
中國酒文化稱得上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夏商時期,究竟是儀逖還是杜康發明了酒,考證不清也無大礙,他們都將與造字的倉頡一同功不可沒而永載史冊。倉頡造字,文化便有了載體,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儀逖、杜康造酒,文化才有了催化劑。古人愛酒,美人王侯,販夫走卒,長安道上的倦客,風雪邊城的將士,個個對酒當歌,時時醉向酒家眠。得意的人要喝酒,失意的人也要喝酒,歡樂時喝酒,悲傷時還喝。英雄喝,狗熊也喝,富人飲,窮人亦飲。神仙凡夫都在喝,喝著喝著,喝出了一個酒文化。
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便是最好的例證,酒文化涉及面可謂包羅永珍,中國的酒文化裡還包含一種個人英雄主義。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實在是太漫長。在這樣的男權社會里,男人們總是要竭力表現自己的性別優越,幸虧有酒為道具,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豪情萬丈。最有代表性的要數連飲十八大碗醉臥景陽岡,三拳兩腳打死老虎的武二郎。不過這要有兩個條件。首先得是個英雄,喝了酒才能更好地彰顯其英雄本色,比方阿q就不行,喝再多也是喂老虎,大不了來一句,兒子吃老子,是應該的。其次是酒要喝到適度,所謂物極必反,古代酒的品質比不上今天,想那武松要是一連喝下十八大碗二鍋頭,那景陽岡的故事恐怕就會是另一個版本。其實那也只是個傳說,主要是反映武松的勇敢豪爽氣質,機智敏捷和倔強品格,一個豪俠壯士而已。
“好大的帽子,我看你就是嘴饞了,藉機湊一頓而已,哪有那麼多講究。”徐峰說。
“可以這麼說,無酒不成詩,無酒不成書,無酒不慷慨,無酒不關情,酒是才情,酒是豪情,喝了酒,武二郎肉拳打猛虎,喝了酒,醉臥沙場君莫笑,真是豪氣如雲。三國演義裡的關羽溫酒斬華雄,從此名震諸侯,曹操煮酒論英雄更是流不完的英雄血,喝不完的杯中酒。”潘學亮說。
“他們都是大英雄,和他們不能相提並論,一群酒囊飯袋,只會吃喝,不會做事,是對酒文化的褻瀆。”徐峰笑著說。
“不能這樣說,這些人可都是大爺,一切還得靠他們,所以得哄著捧著他們,千萬不能得罪他們。”潘學亮說。
不把手下伺候好了不行,惹的他們不高興,工作上耍起叉來,你還真不好辦,完不成任務領導會罵你無能,斥責你怎麼幹的工作,你還不能為自己做任何辯解,一句話乾的了幹,幹不了滾蛋。有道是人有臉樹有皮,誰都有羞恥之心,不能不顧臉面。
所以,最不好乾的就是他們這些小所長們,權力不大工作不少,而且是責任重大,出點事情就會被追究責任,上邊壓、下邊頂,簡直就是當官的一個出氣筒,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有句話說得好,滿腔熱血投身社會,夾著尾巴叫苦受累,摸爬滾打終日疲憊,急難險重必須到位,一日三餐家人難會,屁大點事反覆開會,逢年過節還得行賄。工作是何其的難,做的好,領導視而不見忽略不計,有過失,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