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宋慶也不能閒下來,不但要到處噓寒問暖,讓這些不能回家的將士們多體會點部隊的溫暖。同樣也要儘量多的瞭解一下自己即將見到的那幾位大人物,三邊總督洪承疇,以及大名鼎鼎的曹家叔侄,要了解他們的脾氣秉性之類。這樣可以方便即將到來的見面,以及後續時間中的一系列軍事活動,因為估計到皇太極第二次入寇之前,他都要跟這些人打交道,甚至到時候還有可能一起去對付後金兵,儘早瞭解一下對方很有必要。

首先就是曹家叔侄,作為叔叔的曹文詔,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號稱第一良將。幾乎是在另外一個歷史中最有名的將軍,曹文詔早年在遼東從軍,歷事熊廷弼、孫承宗,積功升至遊擊,崇禎二年冬,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在抵抗後金侵略中有功,崇禎三年年七月,陝西民變勢大,曹文詔被封為延綏東路副總兵,帶明軍中最為強大的關寧鐵騎入關。

入關之後,他立刻開始對農民軍進行征討,轉過年來四月,曹文詔擊滅據守河曲的變民首領王嘉胤,以功升任臨洮總兵官,又連續擊滅點燈子、李老柴、一條龍、掃地王等農民軍首領,可謂是戰功卓著。

崇禎五年三月,曹文詔與農民軍大戰於西濠,斬首千級,生擒杜三、楊老柴,接著又擊斬紅軍友,農民軍首領可天飛、劉道江等包圍合水城,他帶兵前往救援,當時農民軍將精銳埋伏起來,以千騎挑戰,把明軍誘到南原,四處伏兵大起,城上的人大喊曹文詔已經戰死,他卻手持長矛左右突擊,匹馬出入萬眾之中,守軍看見後立刻出兵夾擊,農民軍大敗虧輸。

曹文詔在陝西大小數十戰,功勞最多,但洪承疇就是不幫他敘功,兩人因此關係並不太好,這次聯合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曹文詔識大體顧大局的範兒,還是讓洪承疇非常驚喜,給他的各種物資也增加了不少,兩人關係有轉暖的趨勢。

隨後就是曹變蛟,曹文詔的大侄子,跟叔叔一起被併成為大小曹,跟著曹文詔一起討伐農民軍,鎮壓過李自成等人,甚至一度差點將未來的闖王幹掉,是此時跟宋慶類似的著名青年將領,名頭雖說還比不上宋慶,卻比左夢庚強得多。

最後就是洪承疇,這位宋慶可是如雷貫耳,無論在大明還是滿清,都做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最後卻落入貳臣傳之中,從雲端被一個大巴掌扇了下來,他和吳三桂驗證了同一個道理,甭管你是因為什麼,當漢奸最後都沒好報。

當然,此時此刻的洪承疇還是大明朝國之幹臣,剛剛才結束的西澳大捷就是出自他的手筆,打的農民軍雞飛狗跳,一掃官兵多年來剿匪不利的頹勢,非常為崇禎皇帝所看重,洪承疇本人也打算再接再厲,將這些重新被送河南趕回來的農民軍全部消滅在北直隸南部和山西等地,而他也非常明白,想要做到這些事情的話,首先就要將宋慶請過來,因為高迎祥等人之前進入河南攻城略地,幾乎就是無人可擋,卻在極短時間內被宋慶連敗兩陣,這才不得已離開河南,退回到了北直隸。

宋慶的名字洪承疇自然知道,甚至稱得上是如雷貫耳,畢竟崇禎英雄傳非常火爆,從京城到各個地方都傳遍了,加上宋慶屬於簡在帝心的那種年輕將軍,他這個堪稱老油條老狐狸的當然不會沒有印象,雖然不知道宋慶跟曹文詔究竟誰更加能打一些,但是超過其他大部分明軍將領是肯定的,怎麼說人家的軍功都是屍山血海中拼出來的,打仗的本事肯定很不錯。

尤其之前還非常囂張的高迎祥等人連續在宋慶手上吃敗仗,從來都不服不忿的左良玉,似乎也在某次故意挑釁中被宋慶打了個亂七八糟,因此洪承疇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年輕將軍非常期待,跟曹文詔商議了一陣之後,便決定聯手給宋慶發出調令,讓他帶兵迅速趕到北直隸來,跟他們先行會師,探討下整個戰局,隨後一起攻擊重新積聚起力量的二十多萬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