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部隊壓了上來,坦克炮不停地發出怒吼,機關槍噴出紅色的死亡火焰,向著印軍陣地碾壓過去。
空地一體作戰,要求在作戰行動中充分發揮空中、地面各部隊具有的長處和能力,從不同層次和方向震撼、打亂和擊敗對手。使敵人在企圖避開一個軍種的打擊時,便會受到另一個軍種的打擊。軍種之間相互支援,相互彌補,各為其它軍種作戰創造條件,形成聯合作戰的整體威力。
印軍第152旅原先的作戰計劃是準備向巴軍發動先發制人的襲擊,以誘使巴軍從拉合爾抽調兵力。然而,十二月三日,其上級部門又下令該部隊死守陣地,步十師不得不改變作戰計劃。問題是,第152旅要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做好防守準備已來不及了。第152旅首先遭到了突然而沉重的打擊,凌晨五時,152旅一團的陣地失守,印軍損失慘重。
突破印軍第一道防線後,第四機步師毫不停留,繼續前進,猛攻當面的印軍152旅。晨曦微露,伴著空中的呼嘯聲,大批聯合空軍的戰機準時出動,為機步師提供猛烈而有效的空中掩護和支援。
對戰場上的各種活動進行時間、空間和目的方面的安排,以便在決定性的時間和地點產生最大限度的相對戰鬥力。這便是空地一體化作戰的原則之一——協調。聯軍的突然出擊給印軍152旅造成了極大的被動,儘管152旅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被動狀態已經無法扭轉,上午九時二十分,印軍152旅各部的陣地在空地一體的狂猛打擊下紛紛被突破,殘兵敗將只好丟棄陣地,向縱深撤退。
印軍防線終於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巴軍的三個師從缺口源源不斷進入印度,聯合空軍則頻繁起飛,一方面對地面進攻提供火力支援,一方面開闢安全空中走廊,繼續控制著制空權。
顯然,印軍高層對敵人的這次突然反擊是認識不足的。這也是由於丟失制空權而造成的偵察困難,他們在接到報告後,輕率地判定這是一場巴軍為了減輕拉合爾的防守壓力而採取的“令人討厭的短促突擊行動”,認為不難對付。甚至沒有通知在克什米爾和拉合爾作戰的兩大印軍集團,便命令縱深的印軍第十師前往反擊。
全域性的被動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但偶然之中也有其必然因素。印度人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還保持著優勢心理,而且表面上也確實是獲勝了。東巴先不說,西巴進入了巴基斯坦境內,重鎮拉合爾處於攻擊之中,克什米爾兵團也正在推進。也就是這種優勢心理形成的慣性思維,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
到十二月七日晨,突擊軍團已經全部由缺口殺進了印軍縱深,並且擊潰了前來反擊的印軍第十師。隨後,突擊軍團一分為二,南洋聯邦混編旅和巴軍步三師、步十二師向北旋轉,包抄印軍克什米爾軍團;南洋聯邦第四機步師和巴軍步六師向南旋轉,包抄拉合爾印軍團的後路。
大轉折產生了,突擊軍團的穿插行動異常成功,一舉改變了整個戰場的態勢,掌握了西線戰場的主動權。
印度人還未完全清醒過,從進攻者向敗退者的心理轉變不是那麼輕易,而正是猶豫和遲疑,將帶給印軍毀滅性的打擊。
戰場上的對手還未搞清楚突然變化的狀況,外界的人們對情況的瞭解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南洋聯邦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向美國人通報,因為美國沒有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南洋聯邦只答應會軍事介入,但以何種方式,在什麼時間卻一概保密。不存在挽救東巴的問題,在印度向東巴發起進攻時,美國人還並不很著急。但當全面戰爭打響後,美國人屢次催促南洋聯邦迅速出兵介入,可南洋聯邦總是不透露底細,只是讓美國人放心,南洋聯邦已經做好準備,將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巴基斯坦絕對沒有問題。
言語上的安慰越來越讓美國人心裡沒底,從偵察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