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警隊集體告假(第2/3頁)
章節報錯
割起英資,華資更不會手軟。
自月初六七事件爆發以來,港島市場經濟一路下行,金融行業一片萎靡。
恒指連跌七個交易日,華資老闆們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英資試圖撐了幾天,以期港府能迅速解決本次事件,但港府在軍事上解決了,在政治上卻沒有解決。
伴隨著北方正式發聲,外資出逃終於爆發,首先,第一個出逃的就是義大利、加拿大、歐美等人的持股方。他們手上握有許多英資洋行的股票,但卻不居住在港島,對港島的資訊只來源於國際新聞。
生怕港島爭端升級,燃起戰火,把公司資產付之一炬,開始大筆大筆的割肉。要知道,戰爭是不可預料的,而一旦開戰,上億上億的資產都將灰飛煙滅。
重建的港島,經濟市場絕不會由英資主導,再加上北方一向強橫的政策,沒有國外老闆敢賭。有道是“投降輸一半”,在輸一半和全輸之間,他們是懂得選的。
少數人敢賭港島不會開戰,跟進抄底,那是因為資金量少,抱著搏一把的心態,依舊影響不到市場。大資產從來不會賭,更趨向於安全。
而外資開始出逃,又引起恐慌下跌,英資也忍不住,開始陸陸續續,一筆一筆割肉。
樓市早已暴跌三分之一。
司馬祥制定了幾個目標:“第一是收購九龍倉散戶的股票,為大老闆拿下碼頭倉儲業務,第二是收購天星小輪公司,幫大老闆壟斷港島輪渡市場,第三是收購太古洋行國泰航空,第四是收購怡和洋行的超級市場業務。”
其中,掃空九龍倉散股,可以為未來收購九龍倉打基礎。收購天星小輪不用提,收購國泰航空,則是司馬祥個人很看好航空業務。加上太古洋行去年才競標到可口可樂專營權,剛投資在建亞洲超級工廠,現金流不足,正是重創一擊的好機會。怡和洋行的“惠康超級市場”是目前港島最大的零食市場,一年現金營收過五千萬。
這四項業務如果能用三億的規模拿下最好,剩下的兩億還可以收購一些“有利”的股票,為未來拿到印鈔權作準備。如果錢夠花,在樓市砸底的時候,還可以購置一些地產專案。
這份方案是完全得到大老闆點頭的,至於其它華資公司想對誰下手,那是其它公司的事。畢竟,商會各位老闆答應出錢抄底英資,不代表會把錢全部交給東方銀行操盤。
東方銀行不過是作為吹響號角的棋手,各老闆有各自的方向,不過華資老闆們十分團結,一旦有華資收購某間英資公司,其餘華資都不會入市抬價。
到處都是肉,足夠華資老闆們吃到飽!
滙豐、渣打、有利、太古、會德豐等洋行大班,紛紛想要約見總督,請總督儘快平息事態,減少英資的損失。他們完全預見到華資趁機反擊,收購的方案,但資本出逃是不受個人控制。就算四大洋行聯合在一起,也頂多勉強控制一下自己公司的下跌速速。
向來關心經濟的總督,在一片焦頭爛額之中,也無力再管理資本市場。
二十日。
總督約見鬥委會長“楊光”,委員“陸翰明”等人,雙方在僵持進入談判步驟,楊光提出新界自治,一切開發條款需經新界議員投票決定,總督同意設“新界區”,與港島、九龍平級,並且在新界內遴選議員,決定新界事務,授予陸翰明、司徒英等人太平紳士勳章,等於同意新界區進入半自治模式。
不同意陸翰明提出的“丁權”條款,死撐著不想放棄新界的土地權益。畢竟,港府只要名義上管轄新界,對新界內部自治其實一直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港府需要荃灣一帶的海岸線振興經濟,若是同意丁權條款,港府開發荃灣碼頭將付出極大代價,十年內的關稅都在給新界鄉民做貢獻了。
雙方的談判不歡而散,其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