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太子和九皇子辦差回來,不少人都想著,今上怎麼也該給這兩位皇子,一些嘉獎及賞賜。

可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今上對太子和九皇子的態度,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清明節後第三日便是大朝會,今上一上朝,便令禮部籌備九皇子的封王典禮,更命工部將那誠理親王府再重新修整一番,又命欽天監選個良辰吉日,好讓誠理親王大婚。

這一道道旨意下來,竟是沒有一條和太子有關的。

太子心裡發涼,可面上還得恭祝他那個九弟。

雖然這賑災事宜,是太子為主,九皇子為輔,但太子已涉政多年,大家都有一種太子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那才奇怪的心態。但九皇子就不同,他第一次外出辦事,就辦得這般漂亮,是該好好褒獎褒獎。

禮部、工部和欽天監領旨之後,御史臺的人跳了出來,參了太子一本。說是太子御下不嚴,縱容惡奴行兇,強佔良田等不法事宜。又道,太子在外出賑災的過程中,收受賄賂,貪圖玩樂……

還沒等御史陳述完畢,太子便直指那位御史血口噴人……

後宮裡的人,得到訊息要慢上一些,等著訊息在內宮蔓延開的時候罪愛安格爾·晨曦篇。太子門下那位“惡奴”已被找了出來,並下了錦衣獄。至於太子自己的罪過,今上已命人調查,在此期間,太子需在東宮內面壁思過。

連太子自己都沒想到,他出去一次,盡心盡力辦妥了所有事情,回來之後,竟是這樣的待遇。

朝堂之上,更是出現了,請求今上廢太子的聲音。當然,今上並無此意,出聲的那個人,當即被斥責了一頓,並被連降三級。

但這樣微弱的聲音,足夠讓太子心驚膽戰,他已知道,他這個太子的位置,已不像從前那樣穩當。

到了六月,誠理親王都搬出宮去了,鬱偆也依然在長春宮裡住著。

鬱偆抄寫經書依舊,抄的比以前還更多了些,自誠理親王回來後,淑妃娘娘像是比以前更加擔憂這位兒子。

鬱偆有些焦急,這都三個月了,怎麼還不讓她回去……

欽天監測算了吉日,如今的誠理親王,在八月初六大婚最是合宜。

離著八月初六還有三四日,淑妃這才想起了鬱偆這個人,似乎該回司籍司去了。

鬱偆進了殿內,恭恭敬敬地向淑妃行禮。

“起……”一旁站著的寧昭容道。

“謝娘娘。”

淑妃看著長高了不少了鬱偆,和藹地道:“我記得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才這麼點,沒想到如今都長那麼高了。也是時候讓你回去了,你再不回去崔司籍怕是就來求我了。”

崔司籍時有公事來長春宮,要是方便的話,就會來見上鬱偆一面,與鬱偆說上兩句話。

有一次,何香香也跟著一道來,看了一回鬱偆,還說鬱偆這回發達了,居然搭上了淑妃這樣的貴人。

“沒想到娘娘這般記掛著奴婢。”

淑妃吩咐道:“再給我念段經吧,離了你,還不知道……”

習慣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鬱偆習慣了長春宮裡的生活,淑妃也習慣了鬱偆的聲音。

其實,就算淑妃不將鬱偆還回去,也沒人會說什麼,但崔司籍都求到她面前來了,淑妃也就順手,給了她這份臉面。

鬱偆如今都不用看經書,直接就能一字不落得默唸出來,她按著往日的習慣,絮絮輕語。

鬱偆念畢,便有宮人上來稟告,誠理親王前來請安。

鬱偆忙行禮迎接。

淑妃笑著道:“怎麼來了也不進來?”

“怎好打擾母親禮佛。”

鬱偆跟著其他宮人,一道退了出去,站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