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挑滿牛羊的歡叫。及扛著鋤頭,踩著晨露耕耘的農家,褲管沾滿溼漉漉的艱辛,驀然回首,闖王發現印在壟溝裡自己的腳印,正排列成一首淳樸的鄉土詩。走了一段路,過了兩個村莊,感覺差不多了,抬頭見前面路旁有一位十幾歲的放牛男童。

闖王李自成停止腳步,即向前打聽:“小童!前方可曾是羅李村?”(男童是李玄特意安排帶路的)

男童抬頭看了一眼,心想這一位可能是李玄叔讓我等待的那位朋友,即趕快回答:“前方正是羅李村。這裡是郭莊,敢問您找誰?”

闖王聞聽心裡高興,已經到了羅李村,馬上即可見到他要找的那位賢人了:“這裡是否有位叫李玄的!你可曾知曉?”

“嗷!李玄叔啊,知道;我給你帶路!”男童牽著牛,帶領闖王;拐了一個彎,男童用手一指。“前面那一戶就是……”

闖王抬頭觀看,好一個院落,十分威武氣派;你看那大門左右兩邊,分列兩座威武雄獅,棗紅色十二釘銅包大門;闖王李自成觀罷心想,怪不得這麼氣派,聽人講:“李玄祖父五代在朝為官,曾祖父跟隨郭子義部下為將,轉戰南北,為朱洪武平定天下立過麼汗馬功勞。常言道:將門出虎子,可是一點不假。”正想著看著……

家人出來迎接,抬頭見來了一位先生打扮的陌生人,仔細觀看:這位先生相貌不一般,遠處看,是一位彪形大漢。走近以後,發覺他的身體是多麼強壯!家人心想只有打鐵的鐵匠或練武之人,才會有那麼結實的身體,他有著多麼寬大而滾圓的肩膀,熊似背脊,高大的身材。他的穿戴打扮;頭戴氈立帽,身穿淺蘭色長袍,外套灰暗色短褂,肩挎馬搭,身後跟著一名隨從。

“敢問;你們是?”

闖王向前搶先一步回答:“我們是李先生的朋友!路過此地,特來看望李先生的。”

“啊!是我家主人的朋友。”家人笑著邊點頭邊接下闖王身上的馬搭。

其時家人心裡早已猜個八、九不離十,就憑他這個身體,再打扮也不像先生啊!

在家人的帶領下,越過頭門,邁過二門,把闖王帶到大庭---李玄擺設的金鑾殿前停下,家人用手指著皇位讓闖王上坐。

闖王走了進來,抬頭看了看大庭;心想,這個大庭的擺設可不一般,上方掛著他家的祖宗老人像,左右兩邊貼著對聯,寫的什麼?字跡太潦草看不明白,還用布幕圍起,可能是;他家老人剛剛過世。

不管是怎麼著,反正他是忠孝子,要不!為何把先輩老人供當央?

闖王心裡想想:嗷!我明白了,這是李玄在故意將我的軍?考驗我一下,是否真心求賢?

“不!”他又搖了搖頭,否認了自己的判斷,哎!也可能是人家當地的風俗吧。想來想去,怎麼也弄不明白,賢人到底搞的什麼名堂?到底設計的是個什麼機關?

“嗨!”不管三七二十一做小人行大禮有何錯呢。何況自己是來求人家的,見了賢人的祖宗就要行此大禮。見了祖宗不行禮,還談什麼忠、孝、倫、理、綱常!

也罷!我是主動登門來的,是客人,他是主人,是聖賢,我就委曲求全一下吧!

於是,闖王李自成即刻拍了衣服,雙手合起,舉過頭頂,三作揖,然後跪下,接連叩仨頭,站起!

邁步上前準備坐下;別慌,慢著!容我想想;

找座位又碰到難題,不知賢人搞的什麼名堂,擺那麼複雜,我應該坐哪兒呢?

坐上邊吧!那是人家敬老人的主位,我坐上邊成何體統?

再說我是來求賢的,是客人。總不能先賓奪主吧?

唉!還是要有點禮貌嗎。俗語講:“禮讓三先!”好吧!我應該坐在左上首第一個位置,最恰當合適不過了,常言道:“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