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胡則皺眉道:“聖上並不是不明道理之人,怎會不聽將軍勸告呢?莫不是聖上還不知道劉彥貞的劣行,又或者,他忘記了將軍臨行前的話?”
劉仁贍啞然失笑,道:“劉彥貞是個怎樣的人,相信聖上或多或少也清楚幾分。至於我的提醒,聖上就更無遺忘之理了。”
胡則愈加覺得納悶,道:“聖上既然明知劉彥貞不足以擔當大人,卻為何仍執意如此?”
劉仁贍遺憾的道:“聖上自然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小胡,你可知當初劉彥貞何以能夠入朝為神武統軍?”
胡則冷哼道:“總歸不是靠真本事得來了。卑職雖未能親眼見到劉彥貞賄賂官員、沽名釣譽的卑劣手段,卻也能猜他個八九不離十。”
劉仁贍又道:“若光是靠賄賂得來的軍職,那為何聖上又不給他神衛統軍、神龍統軍,卻偏偏是這個神武統軍呢?”
胡則為之愕然,沉吟半晌之後,才小心翼翼的揣測道:“難道和列祖皇帝時的神武統軍高大人有關?”
劉仁贍點頭表示同意,他當然知道胡則口中的高大人,即指鎮守壽州幾十年如一日的高審思了。
高審思此人的確是大不簡單,舉凡壽州之人,沒有人不曾聽說過他的名字,就連劉仁贍自己,對高審思亦是萬分欽佩。
其實高審思原本出生貧賤,為劉家家奴,永無出頭之日。後來幸得劉彥貞之父劉信,將他舉薦給吳武王楊行密,這才使得高審思有機會改變他的一生命途。亦因為如此,高審思對於劉彥貞,才始終以“少主”稱之。
早在吳武王時,高審思便以其驍勇聞名三軍,後又從劉信平虔州有功。高審思為人重厚沉沒,烈祖愛之,用為神武統軍,使出鎮壽州,兼侍中,其在鎮治守備,枕戈待旦,常如有警,修葺城池,整頓兵馬,數十年未曾稍有怠慢。
或曰:“以公威略,守堅城,何大懼邪?”高審思則笑而答道:“事變無常,不可不過為之卑。”是以壽州軍民,無不敬服。
高審思可謂名副其實的開國老臣,兩朝元老,輩分之高,連宋齊丘怕也有所不及。只可惜的是,如此老而彌堅的將軍,不幸卻於數月前卒於鎮,享年七十五歲。聖上於是為其廢朝三日,追贈高審思為太師,諡號曰忠,以表聖上的敬重之心。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高審思雖業已壽終正寢,臨終前,卻還給聖上出了一道棘手的難題。
第四十一章 浴火重生(上)
高審思雖然已經作古,然餘威猶在,其高氏一族之於壽州乃至江南,已然為顯赫門第,高審思之後人,始終富貴,加之又有高審思之舊部追思,所以高審思在壽州還是當仁不讓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要命的是,不知劉彥貞用了什麼詭計誆騙高審思,竟使得高審思臨終前,不但舉薦劉彥貞接替他的神武統軍之位,更還告誡壽州的家人以及舊部,言劉彥貞有乃父之志,將來若劉彥貞統軍,必要全力玉成,襄助其左右,否則高審思便死不瞑目。
亦因此,周師入侵,壽州一眾文臣武將即在高氏家族的帶領下,聯名上書,推舉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加之一旁又有宋黨在側慫恿,李璟難攖眾怒,況且他自身對劉彥貞的瞭解亦未有深入,故而心懷僥倖,對“劉彥貞為一面長城”的傳聞也是將信將疑,遂終於有此任命。
關於李璟的這點苦衷,估計滿朝文武,卻唯有劉仁贍一人能夠明白。
是以劉仁贍雖明知劉彥貞不可為將,亦只能徒呼奈何。否則一旦他上書反對其事,不但直接影響到朝廷的團結,對於壽州的管治,恐怕更將適得其反。
有些事情畢竟是急不來的。
眼下壽州表面上雖然相安無事,然而高審思舊部多多少少還對自己有些排斥,若非自己亦有些威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