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了。

“炭筆和大紅毛。”炭筆用來素描稿,毛筆才來作畫。其實他早就不用素描稿了,但是為了不過分凸顯,還是藏一藏拙吧。

“哦,現在多用鉛筆,你倒是愛用炭筆。”吳老夫人揮手讓人準備。

李安和插話道:“剛好母親也愛用炭筆啊。”

吳夫人白了他一眼,訓斥道:“閉嘴!你的禮儀呢!”李安和悻悻的退後了。

不一會,東西送了過來,不過不是宣紙而是絹布,看來老夫人真是要難難他了。不過正和他意,他一直覺得現代的宣紙用著彆扭。

先以炭筆做素描稿,然後用大紅毛設色。半個鐘頭一過,書畫成型。

老夫人讚了一聲:“好!畫的好!”然後滿意的摸了摸李致遠的頭,稱讚道:“實在不錯啊!”

李致遠忙道:“不敢當。”

在遠處喝茶吃點心的李安和,好奇的走近檢視,到底是什麼好畫讓他母親也稱了一聲好。要知道他母親身為華國國畫會長,眼界可是十分高的。

白色的絹布上赫然是一朵大紅的富貴牡丹,牡丹上還有一支帶著碧綠翠鐲的女子芊芊玉手正輕撫牡丹花瓣。

整幅畫富麗堂皇,色彩燦爛,雖然有的花瓣上的顏色的過渡不怎麼平順,有點突兀的感覺。但其他地方表現都不錯。即使李安和這種不懂畫的也覺得賞心悅目。

不過又仔細一觀察,李安和驚呼:“咦!母親,這女子手上的鐲子不正是你帶的這個嗎!”畫上女子帶的碧綠翠鐲不管是款式還是花紋竟和吳老夫人戴的一樣。

吳老夫人瞪了李安和一眼,訓斥道:“多嘴!”可是臉上卻泛起了一絲紅意。

又轉頭對李致遠道:“你小小年紀就達到如此程度實數不易,你師父是誰?”

“嗯,,是我給他報的名,是兒童畫班的老師教的。”李安和替李致遠解圍,不過這也確實是事實。

吳老夫人嫌棄的歇了李安和一眼:“如此有天分的孩子你不早帶來給我,還把他送什麼兒童班,就他現在的水平就是我們協會的會員也有的略有不及。真是珠沉滄海,鼠目寸光。”

李致遠替李安和說話:“老夫人,其實也不是他的錯,我今天剛看過老夫人作畫,感覺有點進步,屬於超水平發揮。”

老夫人看了看互相袒護的兩人,嚴肅道:“你不用替他說好話,他本來就見識短淺。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水平已經很好的,找個好師傅,假以時日定會有所成就。”

李致遠急忙道謝:“謝老夫人點播。”

老夫人佯裝生氣,“還叫老夫人?”李致遠呆愣了一下,裝作聽不懂的樣子。還是李安和戳了戳他,小聲道道:“叫奶奶。”

李致遠才順意道:“謝奶奶指點。”老夫人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第22章

等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吳老夫人對李致遠已經視若親生了,可能因為李致遠是古人的關係,他感覺老夫人並沒有李安和說的那種唯利是圖,刻板偏見。 只是注重規矩了一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李致遠覺得老夫人這點也沒什麼錯。

老夫人帶著李致遠坐在她右手邊,李安和都屈居第二,坐在李致遠後面。

不一會,人陸續下來了。第一個下來的是李安響的老婆和女兒李清清。李清清今年11了,活潑伶俐,頗受吳老夫人喜愛。

見李清清從樓梯上下來,吳老夫人急忙招呼道:“清清,快來奶奶身邊坐。”

李清清蹦跳著到老夫人左手邊第一個位子坐下,問了好,又瞅了瞅李致遠問:“奶奶這個弟弟是誰啊?”

吳老夫人摸了摸李清清的頭髮慈祥道:“這是你二叔的兒子,你叫他小遠弟弟就行。”

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