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門擔任七品官,前提是有空額。
張璁等於是從七品官一下子連升三級,成為從五品的員外郎,而且還被留在了禮部,繼續噁心舊黨。
關鍵是朱厚熜為了能及時和張璁商量事,還給了他一個翰林院侍讀學士的職銜,這就厲害了!
翰林院是什麼?儲相所啊!
一般而言,只有科舉考試的前三甲才有資格進入翰林院。
楊廷和的兒子楊慎是正德六年的狀元,文采過人,到現在也只是翰林院修撰(從六品)而已。
說完張璁,就輪到夏言了,他之前是從七品的兵科給事中,起點比張璁稍微高一些,朱厚熜直接將他提拔為吏部員外郎,和張璁一樣,同時加封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至於桂萼,朱厚熜則是把他調任戶部郎中(正五品),同時加封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跟隨朱厚熜到京城承襲皇位的興王府長史袁宗皋則是調任監察院右僉都御史(正四品)。
其餘人等也各有封賞。
幾乎跪在官員隊伍尾端的嚴嵩,聽到一個個被封賞的名字,心中懊悔異常,當日議禮的時候,他也上了奏疏支援小皇帝朱厚熜,只是後面他因為害怕得罪楊廷和被貶,閉門謝客,這才錯過了在小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
嚴嵩悔恨無比,他捏緊了手指,以至於指甲都刺進肉裡了他也毫無所覺。
朱厚熜前世的時候,便曾分析過嚴嵩其人,剖析他的性格特點。
與一些影視劇中展現出來的老謀深算形象不同,嚴嵩其實是一個謹小慎微,善於逢迎的人。
當朱厚熜和楊廷和互相爭鬥時,嚴嵩拿不住誰能獲勝,因此選擇了按兵不動,如果不是兒子嚴世藩出言相激,恐怕他還會選擇繼續支援楊廷和。
從這一點上來說,嚴嵩對於朝政的觀察能力還不如張璁和夏言二人,但嚴嵩有一點是張璁和夏言比不上的,那就是他善於揣摩人心,而且足夠無恥,沒有底線。
這讓他在逢迎嘉靖帝的時候,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歷史上,嚴嵩就是先依附夏言,才進入嘉靖帝的視野。
後來,夏言因為多次勸阻嘉靖帝煉道修玄,惹怒了嘉靖帝,嚴嵩乘機進讒言,誣陷夏言收受賄賂,替曾銑辯解,使得夏言被棄市斬首。
嚴嵩最厲害的還是他的兒子嚴世藩,其人精通國典曉暢時務,再加上剽悍陰狠,堪稱妖孽,歷史上徐階就是先鬥倒了嚴世藩,才把嚴嵩逐出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