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永珍實驗室,本就已是大名鼎鼎,在學術、民間都紅得發紫,是近一年來的熱門話題。

所以永珍國家實驗室的訊息一傳出去,華夏的媒體就瞬間沸騰了,各種專題報道、專家點評在網路平臺流傳,熱度居高不下。

在網路、媒體的熱傳之中,許多媒體都將永珍國家實驗室,視作是“科研特區”,這種說法,也得到了包括官媒在內的廣泛認可。

如某權威專家就表示,永珍實驗室對科研領域的意義,就如同普東新區對經濟領域的意義一樣,是重大的創舉,是歷史的程序……

永珍實驗室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多特權,林寒心裡當然清楚,但有些東西肯定是不能隨便亂說的。

像在官方口徑中,永珍國家實驗室就是一次創新、嘗試,是對科研模式的一種“探索”。

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刻意的誤導性描述,如“永珍實驗室傳承了偉大華夏人民的光輝傳統,一如抗日戰爭期間,在艱苦的環境中,無數科學家為了民族的科學事業奉獻光和熱……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程序……”

要知道,永珍實驗室和二戰之間的玄幻聯絡,在網際網路上早就流傳已久了。

尤其在紅色警戒2:森羅永珍釋出之後,隨著眾說紛紜,很多人甚至都把永珍實驗室的傳說當真了。

現在某些官媒來一段“繼承了抗日戰爭的光輝傳統”云云,任誰聽了都會想歪,將之視作官方對傳聞的一種變相承認。

吃瓜群眾更加熱鬧起來,官方的態度則變得十分曖昧,不承認,不否認,反正沒造謠……

永珍實驗室地位確立的同時,林寒還與國家地震局簽署了一份協議,開始建立全國地震預測機制。

在這份協議中,永珍第一實驗室將向地震局儘可能地提供國內的地震預測資訊,並協助制定應對方案,減少災害損失。

當然,由於日國的地震風波還沒有完全平息,這份協議暫時沒有對外公開,只是永珍與地震局的秘密協議。

……

林寒倚在車座上,眯著眼睛,神情十分放鬆。

隨著永珍實驗室特殊地位的確立,所有相關的政治隱患,也都一併消彌於無形之中。

除此之外,林寒本人還像一些大企業家那樣,在全國正協掛了個委員的名頭。

西方國家常常將華夏的政協比作是西方國家的“上院”,雖然實際上正協比較清閒,但一定程度上也說明,這個組織並非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尤其是“國”這一級的正協。

經過這段時間的一些經歷之後,林寒漸漸意識到:光有錢,還真不能為所欲為。

當然,現在他已經朝這個級別更進一步了。

“老方,開車去北大。”

“是。”方予劍下意識地說了聲。

林寒笑起來:“還不太適應給我當司機?”

由於“組織擔心你安全”,上面特批了方予劍作為林寒的私人保鏢,以及兼職司機。

林寒對此倒是沒怎麼在意,就當是僱了個高質量司機。

“在我這不用太拘束,也不用像軍隊裡那樣老喊‘是’之類。”

“是。”

“……去北大吧。”

“是。”

坐車來到北大之後,林寒當即便聯絡了微生物研究所的陳哲聿教授,相約見面。

“陳教授,永珍國家實驗室的訊息想必您也知道了。高標準待遇也一如既往,不知道您是否打算正式加入我們?”林寒問道。

陳哲聿聞言,卻是半認真地露出一絲苦笑:“哎我倒沒想到,永珍實驗室的發展居然能快到這個樣子。早知道就提前加入了,現在我這個長江學者恐怕是排不上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