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協議,王熙鳳設調包計,將薛寶釵嫁與賈寶玉,從而促成了金玉良緣。即是水溶借王子騰之手,拆散了木石姻緣。

水溶二十四歲,五月,賈氏倒臺,皇帝下旨賜死懷有身孕的元妃,水溶帶兵查抄榮國府,逼廷尉周綸放水,救了黛玉一命。

黛玉沒入北王府,受到水溶的殷勤照顧,惹得羅氏不滿。

水溶為了黛玉,和蔣玉涵決裂,蔣因愛生恨,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八月,王府裡傳出各種流言蜚語,水溶對外宣稱,納黛玉為妾。

黛玉又氣又病,半夜發燒,水溶學荀奉倩解衣侍病,二人漸生情愫。

十月,老太妃壽辰,黛玉在席上聽到謠言,誤以為水溶和戲子在一起,心存芥蒂,為以後埋下隱患。

十一月,黛玉以自身為代價,和水溶交涉,求他救寶玉。水溶冒著貶官的風險,從死牢裡救出寶玉,兩人反目,多年情誼恩斷義絕。寶玉心灰意冷,遁入空門。

水溶二十五歲,正月,黛玉有孕,兩人冰釋前嫌,慢慢接納對方。

三月,水溶藉著向皇帝討封誥的機會,在茶裡下毒,誣陷東平王。

忠順王一黨懷恨在心,暗自蒐羅了水溶的罪證,只等著最後一擊。

五月,水溶為了封口,派人暗殺賈芸和倪二,放火毀屍滅跡。賈芸妻小紅因為懷孕,逃過一劫。

七月,忠順王搜齊證據,彈劾水溶。蔣玉涵受不住嚴刑拷打,供出水溶。同月,御史中丞也收到一封匿名信,直言紫槐巷縱火案與水溶有關。

翌日上朝,水溶孤身對眾敵,緊要關頭,蔣玉涵服毒身亡,反將忠順王一軍,又憑著一手以假亂真的好字,誣告忠順王私吞軍餉,通敵賣國。皇帝順水推舟,連根拔掉了忠順王的所有黨羽。

水溶自知功高蓋主,自行請罪。皇帝惡其手段卑劣,削掉他的官爵,貶為庶人,多年宦海沉浮,水溶也早已有了隱退的念頭。

府中黛玉早產,生下一子,取名念遠。羅氏心生嫉恨,水溶也因為貶官之事,對她最後的歉意蕩然無存。

八月,水溶不顧太妃反對,帶著最後的執念遠走高飛。

五年後,水溶已經而立,帶著妻兒隱居江寧。綠萼梅開到最盛的時節,從京城寄來一封家書,原來羅氏自他走後悒悒寡歡,每天活在悔恨中,已經死在三年前冬底的大雪夜。

※ ※ ※

先說聲抱歉,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番外《壁間塵》

從太極殿出來,早朝剛散,天下著淅瀝瀝的微雨。

賈蕙一個人出了承天門,往東牆外的夾道走,過了東陽橋,見橋下停著兩抬平肩輿,幾個僕人擎著傘。為首那人見他來了,忙從肩輿上起身,笑吟吟打拱:“蘭蓀老弟,可盼到你了,不枉我一番苦等。”

賈蕙讓他逮個正著,也不好躲,只能硬著頭皮一揖:“原來是梅兄,這正午不回家用飯,等我作甚?”

來人正是梅績,兩人年齡相仿,同科及第,又都是編修,在翰林院中自然比其他人相熟一些。梅績為人豁達,見他問起也不遮攔,開門見山道:“蘭蓀,你也知道,家父亡故的早,家中唯有一小妹待字閨中,與你年貌相當。你我既是同僚,又如此投契,不如做一門親……”

賈蕙不等他說完就阻斷:“梅兄仕宦之族,賈某是何等草莽,怎敢高攀,此事休要再提了。”言罷抬腿就走,梅績攔住他去路:“噯,家母薛氏與你們賈府互為姻表,怎算得上高攀,正經算起來,你該我喚一聲表哥才是。”

這句似乎戳到賈蕙痛處,他低頭繞過梅績,一言不發的往前走。梅績從背後追上來,依舊喋喋不休:“為兄明白你的難處,你如今是北府的人,怕王爺知道了,怪你乘隙結黨在外生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