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環山坡道直走而上至大門時,才會發現它其實是個可愛的龐然巨人。建築物是呈口字型的三層大廈,左右翼樓房突兀,其正門前是個整理得井然有序的景觀花園,其中有個圓型水池,裡面連半條魚都沒,只有一個小美人魚雕像獨坐正中央,千執一個小小七絃琴,輕撫著無聲無韻的悲歌。
我買了張票,尾隨其他的遊客排隊人屋,我們被領進雙重厚重的鋼製雕花大門後,在正廳前停佇良久。這幢華廈光是前廊就有十來尊雕像,天花板亦是美輪美奐,各式各樣的珍禽花卉的圖案被繡在掛毯上。一抬頭,一俯地,滿眼盡是奇觀。
目前沒有解說員在旁,我們得以自由地循著指標參觀,一樓有吸收太陽精華的日光室、餐廳、休閒廳、正廳、舞廳,甚至連廚房及浴室皆開放參觀。我們爬上鋪著大紅地毯的寬敞樓梯,經過二樓的畫廊、男女主臥房、育嬰房,及西廂的數十間客房。而東翼的所有房間皆被劃為私人用地,遊客止步。
他應該是住在東翼,但就不知道是哪一間。
上三樓時,書房也是用紅煉圍繞起來,但圖書室卻是開放的,它的規模恢弘,藏書之豐,可媲美一間小型的私立圖書館。高階古書架上的精裝手抄本依年代排開,從十五世紀一直到十八世紀羅布四壁,最後才是十九、二十世紀版的現代書籍,從星象、歷史、自然、建築、音樂、文學、藝術、運動等書,應有盡有。
每兩個書架之間放置了一張兩公尺長、一公尺寬的長桌與四張浮雕桃花心木椅,四壁窗戶業已封死,牆角四處蹲踞著特殊的暖氣裝置,以防空氣溢進,便受潮腐朽。
圖書室尾端有一張特大號的橢圓桃心木會議桌,二十張椅子排開環繞著桌子,兩旁則是摺疊起來豎直的屏風。看樣子主人時常將這裡利用做會議室。
大會議桌後側有個大壁爐,其兩側是緊閉深鎖的木製門。我猜想著門的方位,大膽假設這兩扇厚重的門應該裡直通嘉伯的書房裡這個臆想令我驚慌,但我還是沒有裡氣嘗試,於是把注意力放在書上。
我在圖書室足足逗留有兩個小時之久,有位穿著傳統燕尾服的侍僕便請我到休閒室小坐,說是人宅主人命人準備茶點以招待訪客。我想他可能會出現,便急奔而下。
當我再次踏入休閒室時,發現裡面已門庭若市,有人側坐沙發、有人坐在突出的窗臺上,有些人站著話家常,有些人則放眼瀏覽室內的陳設。右側靠牆邊,擺了一個長桌,上面放置好幾個大銀盤,內盛威爾斯小餅乾及奶油酥餅,還有一大壺奶茶,任君取用。旅客對這項安排及招待都顯得相當意外,又備感窩心,認為大宅主人非常體帖遠到的旅客。
我失望地瞄了手錶,已過四點半,心知他是不會出清b了!天色漸暗,若再不走,可能又要迷路。我放下了餐盤,便朝出口走去,知道此行是無功而返了。
接下來的兩週,情況依舊,這樣的奔波既傷神又耗時間。
第三週的星期六,我又來到潘華宅邸前:與平日不同的是,陰溼的氣候居然轉晴了,也有人開始在河畔邊騎馬,整塊土地頓時春意盎然。
當然我還是沒碰上那個折騰我的人。其實宅內除了解說員外,其他人皆是潘華的舊僕役。他們維持大宅內外的清潔與綠意,使這幢華屋不流於冰冷陰森,脫離一般歷史館給人的嚴肅氣氛。
由於適逢週末,人潮漸多,我在附近的山坡地走動。我站在小溪畔回望紅磚大宅,仰望東翼的一間寢室,落地窗的簾幕厚重,教人無法透視。
那應該是他的房間吧!
朝小河畔踱步而去,我坐在一棵樹根粗厚的榕樹幹上,看著眼前蒼鬱的草坪。
此時此刻,寧謐異常,一直快到三點時遠處才傳來馬蹄聲。我下意識地往邊旁的樹叢縮,一陣刺痛劃過我的臉,定眼一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