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鄭詳找滕王楊瓚商議聯姻結盟,楊瓚正因為自己的夫人貓鬼詛咒之事,才過去不久,知道得罪了皇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大難臨頭,正憂心如焚的時候,如何能不答應?什麼結盟宣誓,也不如聯姻更為互相取得信任,楊瓚知道劉、鄭二人關係密切,和鄭詳聯姻,三人也就關係更親近了。 三人一拍即合,幾天後當即由劉昉做媒,正式向滕王楊瓚提親。鄭祥將自己兒子好好訓導調教了一番,又仔細偽裝了一番,掩蓋了“二閻王”的惡霸形象,變成了威武俊朗的公子哥,再加上鄭篤長相也算不錯,和郡主互相見過之後,郡主也就在父母苦勸之下,同意了親事。那時的女子,尤其大家閨秀,尤其郡主這樣的身份,極少拋頭露面,當然對這位鄭公子沒有任何的瞭解,看著投眼緣,也就沒什麼不可得了。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鄭家也下了聘禮,眼看兩家就要商定擇黃道吉日成親之際,卻因為半路殺出個魚俱羅,抱打不平,攪黃了這場另有所圖得婚姻。 原來這楊瓚之女楊萍,雖然極少出府,但是這女子都有一個癖好,就是在穿衣打扮上特別講究。所謂“雲想衣裳花想容,貴為郡主,平日無所事事,自然 對妝容有所追求,所以偶爾帶著隨從出府買些衣物首飾等女子用品。三來兩去,就和綢緞莊的大小姐熟識起來,還漸漸成了好友姐妹。 有一日楊萍又出府去綢緞莊,卻忽然發現,偌大一個綢緞莊,竟然關門停業,門上還有幡紙在風中搖曳,一家人卻不知所蹤。楊萍命手下人打聽訊息,才得知掌櫃的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小姐鮑玉蓮也逃走避難去了。 楊萍急命家人四處打探鮑玉蓮的訊息,幾經周折,終於在城郊一家農戶家裡,找到了備受悽苦煎熬的鮑玉蓮。楊萍郡主於是派人將鮑玉蓮接回府裡,收留在自己身邊。郡主將鮑玉蓮視為姐妹,鮑玉蓮感恩,則將郡主視作主僕關係。 楊萍郡主從鮑玉蓮的口中得知鄭篤、劉昉的惡行,不由痛恨鄭篤,打算和父親說明情況,請父王取消婚約。滕王楊瓚沒有達到目的,當然不會同意,楊萍則是誓死不嫁鄭篤,父女鬧得不可開交,楊萍郡主幾乎以死相逼,嚇得楊瓚只好先答應找機會退親,安撫一番,心裡卻是另作盤算。 楊萍郡主聽鮑玉蓮說起俠義英雄魚俱羅,如何嫉惡如仇,仗義出手相助,懲惡揚善,如何武功高強,英武俊朗,說的楊萍郡主,一顆芳心如春水盪漾,不由思量,“好女子,就該嫁這樣的如意郎。"便吩咐隨從,打聽這位魚俱羅大英雄。 魚俱羅自從大戰惡霸,教訓了天街兩閻王之後,幾乎整個長安城,對四眼虎魚俱羅,簡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打聽這樣的人物,那還不好找。很快郡主就知道了魚俱羅的住址。 楊萍女扮男裝,冒作鮑玉蓮表哥,帶著鮑玉蓮和幾個隨從,悄悄出了王府,以和鮑玉蓮感謝魚俱羅的救命之恩為名,登門拜訪魚俱羅。 魚俱羅正陪著母親在家中說話,迎來了郡主和鮑玉蓮的登門感謝,郡主還準備了厚禮,和魚俱羅的母親聊得十分開心。不經意間,郡主一雙美目,時不時的就瞄向魚俱羅,心中暗道,”此人果然生得英氣逼人,俊朗健美。” 見了第一次,楊萍郡主就禁不住想見第二次,於是便找個因由再來相見,一來二去,都熟識起來,也就不再見外,視作好友。 不曾想鮑玉蓮的行蹤,卻被劉芒的手下發現了,立刻稟報了主子。劉芒一聽,馬上約來鄭篤,兩人當即帶著人跟蹤,打算找一僻靜之處,將鮑玉蓮劫持回府。 楊萍郡主坐著軟頂轎子,眼看就到魚俱羅家的時候,在一條深巷行進之中,忽然劉芒、鄭篤的人出現了,他們將巷子兩頭堵住,手持利刃,向她們一行逼了過來。劉昉手指鮑玉蓮說道,“小娘子,今日真是冤家路窄啊,我看今天還有誰來救你?還是乖乖和我回府,做我的侍妾吧,日後保管你穿盡綾羅綢緞,享盡富貴榮華。” 鮑玉蓮一見殺父仇人,不由大罵,“狗賊,你痴心妄想,我和你拼啦。”說著就欲衝上前去。 鄭篤大笑說道,“就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