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各個不中用,沒一個成器的。” 第二天,劉昉就和鄭詳再次進宮,求見皇上楊堅。劉昉叩頭奏稟說道,“皇上,這個魚俱羅實在野蠻兇悍,身處天牢禁地,披枷帶鎖,竟然還能行兇殺人,兩名獄卒不知哪裡惹惱了他?魚俱羅竟然一怒之下,痛下殺手,兩名獄卒慘死在牢房。” “有這麼厲害?”楊堅遲疑道,“那依你之見呢?” 劉昉說道,“這種人嗜殺成性,慘無人道,留著必是禍害,不如儘早殺了算啦,殺了他,什麼帝王長相,什麼百姓之主,都煙消雲散,老百姓也就覺得這些都是謬論,無稽之談啦,不知聖意如何?” 楊堅一聽到魚俱羅的帝王之相,就氣不打一處來,便說道,“此事准奏,你看著辦去吧。” 劉昉一聽大喜,叩頭謝恩,“皇上聖明。” 劉昉從皇宮返回,立刻照會刑部,發出詔告,明日午時三刻,要在刑場處斬魚俱羅。 得到訊息的李圓通,立刻急匆匆來找楊林商議。楊林聽後也是吃了一驚,自己這邊眼看就要查出魚俱羅被冤枉的證據出來,怎麼皇上能夠出爾反爾,忽然就要立斬魚俱羅呢?這也不合三法司程式啊? 李圓通說道,“這肯定是劉昉一心為兒子報仇,從中使得壞啊,王爺,能救魚俱羅的,可就只有您啦,您要抓緊拿個主意啊。” 楊林說道,“魚俱羅也是我的兄弟,本王哪裡坐視不理啦?明日一早,本王就向皇上奏本,對了,不行咱們大家一起聯名上奏,一定要救下魚俱羅,你,速去聯絡其他將士。”李圓通立刻領命而去。 正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含冤受辱心不變。 一身正氣赴黃泉,忠奸自有後人辨。喜歡一字並肩王楊林()一字並肩王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