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率領人馬。攻破下邳城南門殺散南陳抵抗計程車卒,然後整合人馬,殺向下邳北城。守將章原正組織自己手下的所有人馬,站在城頭之上,親自督戰。北周將士悍不畏死,一批接著一批的往城頭上湧現,眼看就要招架不住。 章原拔劍在手,大聲疾呼,“誓死守城,城在人在,誰都不準退後一步,違者立斬不赦。”言畢,自己也衝了上去,對著衝上城頭計程車卒揮劍亂砍。 忽然城內守軍一陣大亂,一位滿臉是血的將官跑上城頭,對章原稟報,“章將軍,大事不好啦,楊林率領一隊人馬,攻破南城,已經殺到這裡啦,我們正奮力抵擋,請將軍定奪。” 章原一聽頓時絕望,“還定奪什麼?如何定奪啊?快組織人馬,逃出重圍吧。”也不顧殺上城來的北周將士,立即帶隊往城門甬道下逃竄。可惜沒走多遠,遇到一隊人馬攔住去路,正是楊林等人殺來的人馬。其中一員猛將,一馬當先,衝在前面,青衣青甲,揮舞著一條大鐵槍,正是大將來護兒。 章原大驚失色,正慌亂之時,來護兒已經催馬來到近前,一聲大喝,大鐵槍將章原貫胸而入,紮了個透心涼,來護兒隨後將大鐵槍一掄,章原的屍體就如破口袋一般,被拋入南陳守軍隊中,嚇得南陳這些殘兵敗將,四散躲避。 楊林等人乘勢殺來,南陳將士各個魂飛魄散,無力再戰,紛紛扔掉兵器,束手就擒。 楊林命人開啟城門,梁士彥率領大軍進城,與楊林勝利會師,合兵一處,貼榜安民,打掃戰場不提。 中午時分,北周三軍統帥楊堅駕臨九龍山,傳令楊林一行前去相見。於是楊林請梁士彥守城整頓,自己率領主要人員趕赴九龍山與兄長見面。 九龍山又稱艾山,與海州的花果山和彭城的雲龍山,共稱當地三大神山,更有“徐海千里,楚韻漢風。三山屏立,共障海東”的說法。因九峰相連,蜿蜒曲折,如九條龍盤臥,故曰“九龍山”。 又名艾山,則是因遠古遍山艾草而得名,艾草是一種中草藥,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功效,曬乾後點燃,更有驅除蚊蟲之功效,《詩經》雲:“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71年)封徐子誕在邳建輪罩國,鑄鼎銘艾。艾山即為徐國的鎮國之山。由此可見,艾山的文明源遠流長。 九龍山四季景色怡人,;張良受書和徐庶歸隱傳說名垂千古,都是發生在此地。楊林一路走來,心情舒暢,暫時拋去鐵血將軍的血性,享受自然風光的恬靜,沐浴在陽光之下,讓楊林感到了別樣的心情。 正在楊林留戀山中景色之時,忽然前面一陣馬蹄聲急,抬頭看去,就見前面不遠處,數十匹快馬疾馳而來。中間一人,帥字旗下,縱馬疾行,一身錦袍,威風凜凜,霸氣十足,正是三軍統帥楊堅。 原來,楊堅來到九龍山與幼弟楊林相會。在帥帳內等的心急,乾脆率領眾人下山相迎。 楊林遠處看見大哥的身影,也是雙腳踹蹬,縱馬狂奔,轉眼想念的人就在眼前,兄弟二人各自翻身下馬,擁抱在一起。 楊堅說道,“虎臣吾弟,呂梁城一別,數月未見,為兄每日擔心掛念,終於今日咱們九龍山相逢啦。” 楊林說道,“多謝大哥掛懷惦念,虎臣也是每日想念大哥啊。” 楊堅親自出帳,迎接楊林等人一同回到帥帳之中。楊堅帥案前坐定,楊林和伍建章、張須陀、來護兒、史萬歲抱拳向大帥施禮參見。 楊堅從帥案前又走到眾人面前,拍了拍張須陀、來護兒、史萬歲的肩膀,握著伍建章的雙手說道,“好樣的,不但僅率五百勇士將吾弟虎臣救出,還一路從南陳安全返回,連奪兩城,可謂龍潭虎穴,來去自由。不但兄弟情深義重,還立下大功一件,令戰局從僵持階段扭轉,成為我方主動有利的局面,你等功不可沒。” 伍建章說道,“此事全靠楊林將軍計謀過人,用兵巧妙,我等只是聽令而分。” 楊堅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我這個弟弟,素來執拗,若不是因蕭摩訶之女,以身犯險,何來你們辛苦走這一遭,他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