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和談破裂,法王中奸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大乘教的勢力越來越大,魏朝君臣一時無力抗衡,他們就將圍剿改為招撫,暗中派人聯絡大乘教的主要將領,不惜花費重金收買。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在燕慶暗中操作之下,秘密派其弟子佟亮、胡璉所為。 大乘法王法慶,也知道官府改變了策略,這種收買招撫,比在戰場上的廝殺更為殘酷,雖然沒有硝煙,不見血腥殺戮,但是窮苦出身的大乘教將領,在金錢美女,榮華富貴面前,經受不住誘惑,軍心開始動搖。 燕慶表面上在沙通天面前,俯首帖耳,畢恭畢敬,跟隨沙通天身先士卒,盡心盡力,實際上卻正暗中謀劃一場大局,想透過自己的精心佈局,一舉剿滅大乘教。 大乘法王正在為如何抵禦官府的招撫之策,穩定大乘教軍心的時候,河間王元琛卻潛來密使求見大乘法王。 大乘法王心想,“既然兩國交戰還不斬來使,那我就見一見你這密使,看看你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於是,大乘法王便在王府的偏殿裡帶著近侍召見了這位密使。密使見禮之後,代表河間王說道,“鑑於雙方人馬征戰已久,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河間王元琛,代表當今皇上,邀請大乘法王,前往營州和龍鎮,雙方商討議和,河間王元琛親口所說,皇上已經答應,將十五城封地,贈予大乘法王,希望從此以後,雙方罷戰言和,只要大乘法王不另立國號,遵奉魏朝,皇上將和大乘法王,永締同盟,絕不更改。” 大乘法王打法走密使之後,思索良久,心裡也開始猶豫不決起來。現在雙方形勢複雜,朝廷想剿滅自己,一時力不從心,難上加難。自己若想繼續打下去,開疆擴土,擴充實力,也是舉步維艱,何況如今軍心浮動,人心不安? 大乘法王深深體會到,自從勢力發展到今天,自己掌管全域性,運籌帷幄,實在感到勞累傷身,有些難以為繼,手下將領,互相猜忌,各懷心思,在所難免,自己每日膽戰心驚,備受煎熬。大乘法王真想不到,自從起事以來,自己如履薄冰,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原來當個首領,這麼的不容易。 一連五六天,大乘法王閉門不出,誰也不見,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大乘法王下了決心,打算答應河間王元琛,趕赴營州和龍鎮,雙方議和。 大乘法王也知道,河間王之所以將和談地址選在營州和龍鎮,就是因為此地處在兩軍對壘的中間地帶,既不屬於大乘教的勢力範圍,也不是河間王的封地,這樣表示了河間王的誠意,也打消了大乘法王的顧慮。 即便如此,大乘法王親赴營州,也肯定要做一些細緻的安排,做好保護,以防不測。他命令自己的親信大將軍法榮,率領五萬精兵隨行,又讓西域刀王挑選了五個僧兵高手,再加上沙通天師徒貼身保護,安排妥當之後,率領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趕奔營州和龍鎮。 河間王元琛,為了表示議和的誠意,只帶了三萬人馬,也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了和龍鎮。雙方人馬,在和龍鎮東西兩邊紮下營寨,各自帶著五百名親兵衛隊,進入和龍鎮。 雙方熱情寒暄一番,商定一起趕往和龍山臥佛寺,在臥佛寺的大佛殿,進行正式商談。於是兩隊人馬,各自簇擁著自己的王爺,前往和龍鎮臥佛寺。 臥佛寺方丈,得到訊息,早就大開寺門,率領僧眾出來迎接。大乘法王帶著西域刀王師徒等八名侍衛,進入寺院,五百名親兵衛隊在寺院外等候。 河間王元琛,也是僅帶了兩名貼身護衛,兩名貼身護衛又率領著兩名隨從,總共六人,保護著河間王進入臥佛寺的大佛殿。 大乘法王和河間王元琛,在臥佛寺方丈的主持下,各自面對面坐定。河間王元琛說道,“大乘法王,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令人敬佩,法王遠來是客,就請法王先表明自己的心中所想吧。” 大乘法王法慶衝方丈合十一揖,又向河間王一揖,說道,“如今天下紛爭,各路諸侯征伐不斷,我魏朝境內更有不法官員,貪墨成風,荼毒百姓,致使百姓餓殍遍野,無法生存,所幸我大乘新佛,橫空出世,拯救黎民,澄清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