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跑不動,也是停一會再繼續跑,根本捨不得放棄這對他們而言,異常難得的晉升機會。

隨著第一個順利跑完全程的武人,被負責收攏他們的禁軍,在他們的號牌上劃了一道紅色的痕跡。意味著,他已經取得最後最後比武競技的機會,這位武人也顯得長鬆了一口氣。

有了第一個迴歸的武人子弟,那些前來觀看的文武百官跟王公貴族,也伸張脖子打量那些衝進來的有沒有他們家族的子弟。如果看到自家的子弟出現,這些子弟在朝為官的長輩,就會覺得臉上有光。

等到負責給號牌上色的禁軍武官,宣佈此輪考核一百名武人晉級,這些沒看到自家子弟的百官們,表情自然不是很舒服。這意味著,失去了這輪的機會,接下來四輪能否再取得晉級資格,就真的很難說了。

當騎馬出營的趙孝錫回到軍營,開始冷冷的注視著那些後至的武人時,每個武人都覺得臉上發燙。覺得趙孝錫望向他們的眼神中,多了一絲不屑的目光。可對很多平時只練武技,很少練習這種長跑的武人而言,他們覺得以這種跑步決定晉級確實有失公平。

可不管如何,他們還是輸了,那就必須有這種被人冷眼嘲諷的覺悟。顯得有些不甘心的回到隊伍中,希望在最後幾輪考核當中,能成為那個勝出的物件。

吩咐這些顯得氣喘吁吁的武人,休息一柱香時間,而後進行第二項力量考核。不少最後趕來的武人,沒等他們開口抱怨,趙孝錫就很不客氣的告訴他們。如果剛才是在戰場,他們就算逃跑也跑不過別人的刀箭。沒淘汰他們已經夠客氣,還抱怨什麼呢?

在這些武人休息的時候,他們很快看到一批禁軍士兵,將第二項考核所用的石鎖給抬到他們面前。按照先前長跑的順序,先至者先行試舉。按照從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二百斤、四個等級進行考核。每個武者有三次試舉的機會,取最終舉起最重石鎖的前一百名。

望著那具重達二百斤的石鎖,現場的武者都感嘆,那樣重的石鎖能舉起的武人應該不多吧?因此,第一批出來的十名武者,都有機會拎一下石鎖感受一下重量,而後挑選他們最認為合適的石鎖進行試舉。

看著第一批十個武者都選擇了八十斤的石鎖,負責監督的禁軍武官,很快下令可以開始。這些武人就先後深呼吸,將這些挑選出來的石鎖給舉過頭頂,等到停頓一個呼吸即可放下。結果首輪試舉,成功的只有五個人,另外五個都失敗。

好在有三次試舉的機會,禁軍首先詢問前五名勝利的武人,要不要試舉一百斤的石鎖。如果他們覺得,已經有了進入最後一輪考核的資格,不想嘗試舉一百斤的石瑣,那他們的成績就被定在八十斤。

五個成功的武人都清楚,這三次試舉機會非常寶貴,那怕他們沒有太大的把握。也覺得應該嘗試一下,儘量把成績提高一下。如果能再得到一個晉級名額,就意味著其它參與競技的武人中,就會少一個名額,這也減少他們最後被淘汰的可能。

望著那個成功舉起一百斤的武人,一臉欣喜若狂的樣子,其它還沒試舉的人就知道。這傢伙怕是又浪費他們一個,能晉級的名額了。這樣一來,最後進入有資格進入終極比武競技的武人,怕是真的不多啊!

三次試舉名額都用完,十名武人的成績也出來了。只有一名成功舉起一百斤,其餘七人舉起八十斤,最後兩人無奈只能舉起五十斤。看來在力量上,他們無疑失去了晉級的機會。好在他們在剛才長跑時,已經得到了晉級的資格,因此倒也不覺得有什麼難過。

就這樣一批批的比試之後,輪到最後進來的那批武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