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張都不可能順利實現,蔣介石的地位之所以穩如泰山,就是因為他有一支由黃埔學生為主導的軍事力量的支援。汪精衛以曾經的國民黨領袖身份,之所以在和蔣介石的爭鬥中屢次敗北,就是因為沒有強大軍事力量做後盾。
這也是他自去年以來極力拉攏陳濟棠、李宗仁、張發本,還有唐生智的原因。只是這些人的力量都不是很強,和蔣介石一經交手就紛紛失敗。現在在他看來,只有馮玉祥和閻錫山有足夠的武力可以把蔣介石趕下臺。如果馮玉祥、閻錫山和眼前的這個宋哲武聯合起來,在軍事上就會具有優勢,把蔣介石趕下臺不成問題。
這三個,人中,馮玉樣反蔣最堅決。可他除了軍事實力很強。其它方面都不行,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政治威望;眼前的這個宋哲武不僅有幾十萬人馬,在經濟上也很有手段,到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只是威望奉資歷都還不足,還不足以號令群雄。況且他和閻錫山好像還走得很近,甚至還把他的那個命根子公司也搬來太原;只有這個閻錫山各方面都實力強勁,是一個最合適的反蔣軍事領袖。
只是這個閻錫山不僅精於算計。還野心極大,對於汪精衛許下的趕走蔣介石後讓閻錫山成為軍事領袖的承諾一直不表態,看起來這個山西土財主對於取代半個,蔣介石的地位很不甘心。可如果趕走了蔣介石,把國家領袖的位置拱手讓給了閻錫山,那對汪精衛和他們改組派來說。可就是奮鬥了幾年。反倒為他人做嫁衣了,甚至也有可能又出現了一個,“閻介石”這一度讓他十分懊惱和擔心。不過,眼前這個橫空出世的宋哲武到是讓他眼前一亮。這個宋哲武跟其它軍閥和地方實力派根本不一樣。對於地盤和權勢好像都不很太在意,他在意的好像只是他的第四路軍。特別難得的是,這個年肚八泛國心極強。這從他征戰滿洲里和收復外蒙兩件事上就氣”四得出。這樣的人如果能和他們一條心,那對以後汪精衛制衡轄制各路地方勢力可是大有好處。而且,正因為這個宋哲武資歷很淺,以後的要價也不會太高,甚至也會很聽汪精衛的話,如果讓他僅僅負責軍事,汪精衛還是可以接受的。
陳公博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先是向宋哲武詳細談起他的改組派理論。告訴宋哲武國民黨已經一定程度上變質了,必須經過改革才可以從新煥發活力,國民黨才不會像現在這樣淪為個人獨裁的工具,國家也才會走上富強之路。
對於陳公博的改組派理論,宋哲武一點都不感冒,在他看來在當今中國要重新實行孫中山的“十三條主張”根本就不切實際,先不說國共雙方政見有不可融合的根本不同。就是各個地方勢力也不會輕易同意。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在一定時期內可行的辦法,現在再把它翻出來足見其幼稚可笑。只是宋哲武現在還不想得罪陳公博。至少在中原大戰以前還不能,它還需要他們的幫助。
在侃侃而談的陳公博面前,宋哲武不時插上幾句,時而就某個具體問題請陳公博解釋清楚,時而提出一兩個無關痛癢的小建議,當中還不時敬酒,讓陳公博很高興,以為宋哲武很支援他們的主張。
興奮的陳公博想要再加點籌碼。徹底籠絡住宋哲武這個有力的依靠。自作主張地對宋哲武說:“文戈。汪先生認為,當今國內,只有文戈你這樣的以國家民族前途為己任的年輕將領,才可以擔起國家軍隊建設的擔子,一旦趕走了蔣介石,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這個職務汪先生支援你來做。”
“給我做?那閻總司令怎麼辦?論威望資歷,當今要挑起反蔣大旗。唯有閻總司令有這個資格。請公博先生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