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名義上的統一也無法得到保證。西北軍在韓復榘主席沒有反正之前,有五十餘萬,中央軍大概也有五十幾萬,可是中央軍不可能把所有的部隊都像西北軍一樣集中到一地,這樣中央軍和西北軍的實力就有差距,當然僅僅是數量的差距。如果雙方開戰,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這將給中原和西北的民眾帶來巨大的傷害和苦難,也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虛弱。可是有我的第四路軍和唐生智的第五路軍。以及四川的部隊加入,中央軍的力量就明顯強於西北軍,這次韓主席又帶出十萬人,西北軍現在只有三十餘萬,僅在數量上就已經明顯居於劣勢,這也是馮玉祥通電下野,不得不上華山讀書的原因,眼前的這一場大戰就此消匿於無形。”

宋哲武語氣沉重地說:“大家都知道,關中這幾年,連年大災,百姓衣食無著,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我在漢口賑濟災民,那只是杯水車薪,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只有一條路,就是西北軍要儘快接受中央的整編,中央好儘快在關中賑濟災民,恢復生產。不過我估計西北軍決不會輕易就範,還會有所反覆。”

宋哲武思索了一下,接著說:“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和蔣委員長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徹底解決了西北軍後,我的第四路軍將不再參加任何內戰。當然,如果再有地方勢力叛亂,而中央又力所不及,為救民於水火,我還是要出兵平亂的。”

聽到這裡,李明華和在座的眾人已經基本上不再認為宋哲武像其他的地方勢力那樣是一個新軍閥了,否則就真無法解釋蔣介石還要主動給第四路軍擴編,至於同蔣介石的約定雖然無法核實,不過看起來也不像假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二)

見宋哲武停下來,李明華不顧王學智和孫思華一再給他遞的眼色,接著問宋哲武:“說實話,宋總指揮不斷擴大部隊,參加內戰,在我以前看來,你就是一個軍閥。()可是聽了宋總指揮剛才一番話,明華大有茅塞頓開之感。只是我還有兩個事情不明,如果這兩個問題宋總指揮能解釋通,我也不回南京了,就直接跟你去淶源。”

一聽李明華這話,宋哲武高興地說:“李先生,你請問,不要說是兩個,就是十個也沒問題。”

宋哲武的神態,李明華能感覺出對他的真誠相邀之情,李明華心裡很感動,不過他是不會為一個只知道搶地盤打內戰的軍閥做事的,他必須要知道宋哲武到底要做什麼?不搞清楚,他是絕不會去,寧願回南京繼續坐他的冷板凳。

李明華看著宋哲武問道:“宋總指揮,你剛才說兩年之內你就會有自己管理的地方,那樣的話,宋總指揮豈不是跟現在那些軍閥們一樣?而且,你既然,不再參加內戰,可為什麼還要保留這麼強大的一支軍隊?這兩個問題還請宋總指揮為明華解惑。”

宋哲武心說:“這個李明華還真夠較真的,看來不拿出足以讓他信服的理由,他是不會跟自己走的。”

宋哲武笑著說:“好!那我就來。說一說。不錯,我是需要有一個我自己在不違反*政*府法令的情況下,我可以說了算的地方,最好是一個省,這樣我才能放開手腳大力發展經濟,才能興辦那許多企業,也才能完成我的心願。如果沒有這樣一塊地方,僅僅是地方官吏就會給我想要做的事掣肘頗多,甚至困難重重。我同軍閥不同之處在於,這樣的一塊地方,我是不會向他們一樣用武力迫使中央就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遵照中央的命令列事的。前面我已經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