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此理,好在自己這次出征,不但重創了沙缽略,消滅了阿波可汗,比的達頭可汗屈服議和,自己還成功奪取了古北口這一咽喉要地,只要我大隋朝派一良將,嚴守古北口,沙缽略就很難再次侵擾大隋作亂,這是此次出征的最大收穫。 於是靠山王楊林見沙缽略最終屈服,向自己低頭認輸求和,楊林思索片刻,就答覆沙缽略的使者庫和真,“議和可以,但是沙缽略可汗必須滿足本王一個條件。” 阿史那庫和真求和心切,忙問靠山王是什麼條件。靠山王說道,“營州守將高保寧,原為北齊守將,此人為了私慾,竟然多次勾結契丹、靺鞨等族,屢次侵擾我大隋,實乃一個民族敗類,而且此人反覆無常,又善於挑撥生事,有他在,你們的汗王日後必定還會受其挑撥,再生事端,所以,沙缽略可汗想要與我大隋議和,就必須先剷除此人,此人不除,本王絕不與你們議和。” 使者阿史那庫和真返回之後,將此事回報了父親沙缽略可汗。沙缽略聽後說道,“哼,高保寧此人,卻是這樣的反覆小人,可殺不可留的東西,但是此人現在實力也不容小覷,我們要想除掉他,並非易事,何況靠山王提出這樣的條件,分明是想借刀殺人,萬一我們和高保寧拼了個兩敗俱傷,楊林再突然出手對付我們,我們豈不死得更慘?咱們不能上這個當。” 阿史那庫和真思索片刻,有了主意,對父親沙缽略可汗說道,“父親,咱們可以設法引蛇出洞,不必派兵攻打,以免兩敗俱傷,靠山王殺高保寧心切,見到有機可乘,必定不會放過機會,等到高保寧被殺,我們如果能夠趁機拿下營州,說不定咱們局勢會大有好轉。” 沙缽略聽後十分高興,連說“妙計,沒想到我兒竟然如此謀略過人,就依你的妙計行事。” 正是:山窮水盡危難間,雙方鬥智無硝煙。 正愁前路無覓處,忽有柳暗花明現。喜歡一字並肩王楊林()一字並肩王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