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到了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將皇城改為磚砌,是北宋三道城牆中唯一的磚牆。
皇城東西跨度1570米左右,南北跨度約900米,周長近5000米,與《宣和遺事》所載的“九里十三步”(待考)大致吻合。
皇城內還有宮城,宮城呈一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的長方形,其東西牆各長約690米,南北牆各長約570米,四牆全長2520米左右,與《宋史。地理志》等書記載的宋宮城“週迴五里”相吻合。
而今日城牆的規模則起始於金的南、京城,金末,為抵擋強大的蒙軍,“宣宗以京城闊遠難守,召高琪築裡城,公私力盡乃得成。”(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宋城考古
本書即將完本,最晚為這個月的月底,下個月一號發新書,所以這本書的更新以後就不穩定了,追更的兄弟們以後就不要追了,這個月還剩下二十來天,要全力準備新書,以後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就少了,這樣拖著質量已經變差了不少,所以不想繼續拖著不完本,所以再有幾章就完結,謝謝一直支援本書的兄弟們!再次感謝!!
而今日城牆的規模則起始於金的南、京城,金末,為抵擋強大的蒙軍,“宣宗以京城闊遠難守,召高琪築裡城,公私力盡乃得成。”
宣宗命令在加固、加高東西牆的同時,又將其南北牆剷平外擴,將裡城向南推進了300米左右,向北推進了約700米。
這次整修確定了今日開封城牆的規模。
金南、京皇城是在北宋故宮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略有更改,大抵皆宋朝之舊。
宋金城牆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金時期城門名稱如何?這些都是有待考古論證的。
元滅金後,開、封又更名為汴梁,至正17年(1357年),元將泰木花(秦不花?待考)為防紅巾軍攻城,將汴梁城13座城門只留五座,以通往來,餘八門俱塞。
1358年5月,劉福通攻下汴梁,韓機幾到此建國號宋,也未將已塞的城門開啟,但第二年八月就被元軍反攻破。
明以前的城牆除皇城為磚築外,其它城牆全為土築,只有城樓和城門用磚砌。
自明朝開始,城牆大規模的改為磚砌。
開、封城牆也一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在金代城牆的基礎上。全部城牆用磚包砌,修城後城牆全長20裡190步,高3丈5尺寬2丈1尺,城外又寬5丈深1丈的護城河圍繞。
因被鏟王氣,只開闢五個城門,此後。明開封城牆又多次修復,曾經達到一個小**。
對此,《如夢錄。城池記》有詳盡記載:開、封城高達五丈,“敵樓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大城樓五座,角樓五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佈置;樣鋪十座,窩鋪五十四座,炮樓十座……”。
五處城門,加上月門,再加上水門,共有二十五個門洞,每個門洞有鐵裹門兩扇,共有“鐵裹門五十扇”。
隨著敵樓、炮眼、炮樓等各種防禦設施的完善。一座雄偉壯觀的城牆矗立在明代中原大地上。
明初,開、封被朱元璋定為北、京。
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打消了建都開封的計劃後,才罷開、封,封吳王朱橚為周王,封國於此。
周王的岳父馮勝完成了周王府及紫禁城的建設,形成了開、封城牆、蕭牆、紫禁城三重城垣的結構。
蕭牆,是古代宮室用以分隔內外的小牆。
周王府“周圍蕭牆九里十三步(或者是九里三十步?這個也是待考)。高二丈許,蜈蚣木鎮壓,上覆琉璃瓦……向南是午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北曰後宰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