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到坑外地面,而龍旗則在落地之前,被眼疾手快的胤礽穩穩抄在手中。
胤礽走到坑旁,看到坑底墊著枯草,胤禔倒不曾受傷。只是土坑有些深,他自己可爬不上來。
“大哥,承你讓,”胤礽揮舞著手裡的龍旗,隨即笑意淡淡問向自己計程車兵,“我這算是贏了吧?”
士兵們異口同聲響亮高喊,“太子殿下,威武!”
身處御帳的皇帝及眾位王公大臣、皇子們聽到不遠處的山頭傳來吶喊,皇帝領先奔出御帳,急切望去。此時,秋雨淅淅瀝瀝落下,目及灰濛濛模糊不清。
傳遞訊息的侍衛及時飛馬來報,聽過詳細的過程後,皇帝大吃一驚,轉而大喜過望。
太子以最小損失贏得比賽,著實令在場諸位刮目相看。文質彬彬的太子又是利用天時地利,又是設計迷惑伏兵,從後突襲。雖是初出茅廬,卻是諸多環節布謀施計,足見其有勇有謀,不愧是皇帝特意栽培的繼承人。
當胤礽與胤禔重回御帳時,皇帝鄭重宣佈組建火器營,皇太子胤礽負責督建,任火器營最高長官:掌印統領。二等侍衛慶徽聽從太子吩咐協助籌建,內大臣海青兼火器營顧問。
胤礽激動萬分跪下領命謝恩,胤禔反而鬆了一口氣。掌印統領,說的好聽,連個兵的影子都沒有,他才不稀罕。早知道是這種費心燒腦的差使,比賽時,他早躺一邊偷懶去,才不費那個力氣。
透過這次比賽,皇帝對兩個兒子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海清是對的,不愧是自己看重的大臣,把火器營交給太子,確實更適合。至於胤禔,皇帝賞賜了一件黃馬褂以示鼓勵。自己的這個皇長子,還是時常帶在身邊,護衛朕的安全也就是了。
******
自打全身心投入火器營的組建,沙漏中流走的每一粒時光對胤礽來說,都極為珍貴,總不夠用。堆在他書案上的事務多如牛毛,好在年輕人精力旺盛,一件件都還處理得井井有條。
初夏,薰風裹著石榴花的紅火,綻放庭院,胤礽迎來了他十九歲的生辰。而這一個生辰收到的禮物,極具意義,這是胤礽自己融入心血收穫的果實。
京城西郊暢春園以西、北倚萬壽山的簡陋營房便是火器營外營,因著火器營成立不過半年多,無論是位於城內的內營房還是西郊的外營房,尚在建設中。不過,一旦胤礽規劃的圖紙變成實物,那將是包括營房、官房、校場、演武廳、大殿、門樓、庭院等等近千間大大小小的建築群,規模宏整,不容小覷。
塵土飛揚的校場上,一身杏黃色緞繡彩雲團龍甲冑的胤礽直立臨時搭建的觀覽臺前沿,檢閱自己親自甄選出的第一批火器營將士,統共一千人。
火器營的兵源不侷限於上三旗,而是在整個八旗範圍內挑選。嫻熟掌握騎術、射箭、摔跤等技藝不過是入選火器營的基本條件,對鳥槍、火炮的領悟力以及逐層透過相關嚴格的考核,最終才能入選。
一千人的隊伍在大家看來不過是毛毛雨,但這批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強將,往後隨著火器營的壯大,他們將憑著自己的資歷、本領逐層站到護軍校、護軍參領、營總,甚至總翼長的位置上。他們對於火器營來說,是根基,也是靈魂。
檢閱結束回暢春園的路上,那種豪情萬丈的激情依舊在胤礽心中澎湃,眉梢洋溢的喜悅萬分明朗。
暢春園是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迴來後始建,落成後,皇帝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此居住、理政。其中,無逸齋便是皇帝於康熙二十六年首次駐蹕暢春園時,指定給太子胤礽讀書的院落。
之所以取名無逸,無疑是皇帝提醒胤礽不可偷閒享樂,專心讀書。而胤礽也確實從凌晨到日落在父皇排得密集的課程裡半點不敢懈怠,認認真真按照父皇的要求勤學不倦。
不積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