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也是一個大豐收。從糧食上來看,汝寧軍總算是能夠喘上一口氣了。這麼多年以來,汝寧軍首次能夠不從外部搞糧,自己做到糧食的自己自足了。
而四海商行和四海錢莊的生意,由於以往良好的信譽,又在袁行山這些主事掌櫃的努力下,憑著信譽在外面的商人那裡賒了一批貨物,使得週轉資金沒有原先料想的那麼緊張。
更由於汝寧府已經成為四周地區的安全島,也只有這裡的工坊可以順利生產。因此,汝寧府和歸德府也逐漸變成了四周地區的一個貿易集散地。那也使得招商引資的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汝寧軍所獲取的稅收也在穩步增長著。
軍隊也一切正常,除了因為流民的收攏,又增加了四、五千的護莊隊。要說麻煩,也只有流民的不斷湧入了。不過在鄧啟帆的強力控制下,湧入的流民還是可以暫時承受的。
不過鄧啟帆指出了一點,隨著汝寧軍的大豐收,流民湧入的問題一定要特別重視起來。因為如果強行拒收,那就會影響到汝寧軍以往豎立起來的“仁義”形象。可如果來者不拒,汝寧軍又將可能再次面臨財政崩潰。(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二章捨我其誰
吳世恭聽到了流民的問題,心中又煩躁起來。他忍不住站起來,在書房內走來走去。而看著吳世恭的舉棋不定,屋內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打攪吳世恭的思考,就等待著他做出最後的決定。
思考了良久,吳世恭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開始向在座的人介紹自己到南京借銀失敗的經過。
關於吳世恭的借銀未成,鄧啟帆、薛永利這些人其實已經知道了結果。這時候無非就是再聽一遍吳世恭介紹一次詳細的經過罷了。不過由於汝寧軍現在的財政還支撐得住,鄧啟帆他們也就並沒有那種天塌下來的感覺。
等說完經過以後,吳世恭說道:“其實這次借銀不成,反而是給了我一個最大的收穫。那就是拋棄一切幻想,我們汝寧軍所做的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來。”
“朝廷那邊的糧餉靠不住;勳貴官宦人家的交情靠不住;甚至官府也靠不住;友軍更靠不住。我們汝寧軍加上民團和內務司,吃餉的武裝已經偷偷摸摸地發展了二萬五千人,還有著朝廷根本不承認的八百多地方官員。”
“說實話,只要朝廷一聲令下,如果我們汝寧軍聽話的話,那麼我們的基業立刻就會煙消雲散,在座的各位願意失去手中的一切嗎?”
“可我們汝寧軍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乾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啊?在這亂世中我們勸學、抗災勸農、安穩地方、救助流民,還犧牲了這麼多的好兒郎與韃子和陝匪打仗。我們是為什麼啊?為了這大明朝,為了我們祖先傳下來的華夏衣冠!”
說著說著,吳世恭的聲音就高亢了起來,他的神色也明顯激動了。吳世恭一錘桌子接著叫道:“可與我們同甘共苦的有什麼人啊?就是相助我們一點兒的又有人嗎?沒有!一個都沒有!就知道醉生夢死,他們就等著這大廈倒下來!”
“既然沒有!那我們就自己來!我承認現在我們的汝寧軍實力還是很弱小。可就是把我們的家當全部扔了進去,我也是無怨無悔。我們汝寧軍就是最優秀的華夏兒女,我們在座的就是精英中的精英!這就是上天和華夏各代祖先呈交給我們的責任,捨我其誰!?”
“從今天開始,汝寧府、歸德府邊境全境開放,所有的流民開始甄別。童生以上的讀書人和官宦之家全部妥善安置;工匠、會騎馬用火器的、識字的和其他有用的人員也全部接收;十四歲以下的孤兒和六十歲以上的孤老也全部接收,他們的安置和生活費用都由我的內宅承擔。”
“此外所有的流民,只要繳納每人一兩銀子的安置費,也全部接受。暫時繳納不出的,可以在以後為我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