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地區的鹽貨銷售也是都歸祈家所有的。因此,祈家最方便的做法就是讓祈家負責汝寧府鹽貨銷售的那個直系子弟,把這兩個地區的鹽貨銷售全部負責起來。

為了打破僵局,王密開始相托餘子璉這個縣城的官員和士紳來做中人,想再次彌補和吳世恭的關係。可是吳世恭和祈家不和的訊息已經傳開,而吳世恭最近一個階段的大開殺戒,又讓那些官員和士紳都不敢去做這個中人。

王密就有些走投無路了,病急亂投醫之下,他竟然派人去和李鷂子這夥土匪聯絡,想透過李鷂子這夥土匪,再開啟汝寧府北部山區的鹽貨銷售渠道。

可是王密的這種行為,其實已經違反了祈家做生意的規矩了。要知道,祈家作為立足長遠的鹽商世家,有幾種身份的人,是基本上不打交道的。而土匪也是其中的一種。

還有,祈家也不會讓官員作為他的任職地區的鹽貨銷售商的。因為,明朝實行的是流官制,官員都是會調動的,因此給予官員一定的常例要求官員的庇護,那是可以的,但是讓官員成為銷售商,那官員只要一調動,祈家在這個官員花費的心血和銀子都要扔到水裡去了。這也是一開始王密想把吳世恭擠出鹽貨銷售商的一個原因之一。

祈家最喜歡的鹽貨銷售商,就是當地的官宦世家或者士紳大族,他們認為,這樣的合作關係才能夠長遠。

可是又讓王密沒有想到的是,吳世恭竟然動用了強悍的武力,完全把李鷂子這夥土匪給剿滅了,李鷂子也被砍了首級。而這時候,只要是個明白人就可以知道,吳世恭已經完全控制住了汝寧府北部的山區。

王密這下子就有些著慌了,於是,他已經難以單獨承擔下去,就到了汝寧府去找了祈家的那個直系子弟去商量個辦法。

而在這個時候,王密都不想讓在揚州的祈家家主知道自己的窘狀,還想著在私底下解決這個問題呢。不過王密到底在祈家的資格很老,那個祈家的直系子弟也賣王密的三分面子,在他的出面之下,那位直系子弟給王密介紹了汝寧府的幾位官員。

可是向這些官員打聽了吳世恭的情況以後,王密驚訝地發現了,在那些官員的心目中,好象根本就沒有吳世恭這個汝寧府守備的印象。就是有幾個有印象的,也都覺得吳世恭這個汝寧府的守備是個很怪、很傻的人。

因為吳世恭雖然到了汝寧府已經上任了幾個月的時間了,可是吳世恭卻從來不到其他官員那裡去走動,也從來不在外面和其他官員交際。

而且吳世恭也基本上都不待在自己的官衙裡,不是帶兵去剿匪,就是到汝寧營去訓練兵丁。更讓那些官員笑話的是,吳世恭竟然拿出了自己的銀子,去修造汝寧營的大營。而這些官員也打聽到,那汝寧營的大營已經修造的就象築城一樣了。

那些官員紛紛笑著吳世恭的傻:有這麼多的銀子,不會去安逸享受啊?怎麼會去為朝廷建造這麼堅固的大營呢?

那些官員不知道的是,吳世恭現在恨不得讓生命去等候,還會有什麼閒工夫和那些官員去拉交情呢?

可官員們的笑傻行為,卻把王密給弄傻了。弄了半天,在汝寧府的官場上,就沒有什麼官員可以和吳世恭說得上話的嗎?

沒辦法,使出商人的本色吧。有錢能使官員推磨。王密立刻準備了一份厚禮,送到了汝寧府知府關可頌那裡,想讓關知府出面,把吳世恭給約出來。

在王密看來,有汝寧府這個最大的文官出面,邀請吳世恭這個地位低下的武官,應該會是很給吳世恭的面子了吧。可是王密又沒想到的是,當吳世恭從送帖子的人的嘴裡,知道了關知府邀請他的來意以後,吳世恭立刻就很婉轉的,也很堅決地拒絕了關知府的邀請。吳世恭的拒絕,一下子讓關知府的面子都有些掛不住了。

不要說,象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