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初次統領江東,在周瑜的建議下,招攬了臨淮東城人——魯肅,字子敬。經魯肅推薦,又招攬了琅琊南陽人——諸葛瑾,字子瑜。形勢也是一片美好!

當曹操得知孫策已死,改為孫權當政時,遂封其為討虜將軍兼會稽太守。

袁紹得知後,極為氣憤,帶領了五十餘萬人,來許昌戰曹操。

李普就選了這麼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回來了,數天後,夏侯惇發書告急,說袁紹起兵五十萬望官渡進發。

曹操收到告急文書後,急忙引文武等官共七萬人,投官渡來迎敵,只留下了荀彧鎮守許都。

先說袁紹兵將臨發,其帳下的謀士田豐上言勸道:“現在各方勢力都在等待時機,若妄動干戈,必定引來大禍,請主公慎之!”

袁紹聽後大怒,欲斬田豐,經眾官員們告免,遂將其關入監獄,並且恨恨的說道:“待吾打敗了曹操,再明正其罪,哼!”

接著催軍進發,旌旗蔽野,刀劍如林,直至陽武下寨。謀士沮授又諫曰:“北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南軍;南軍雖精,但糧草不如北廣。南軍無糧,利在速戰;北軍有靠,宜且緩守。若能曠以日月,則南軍不戰自敗矣。”

“又是一個影響軍心的人!”袁紹怒曰:“田豐慢我軍心,吾已囚之,回日必斬。汝為何又敢如此?

來人啊,將他拘禁在軍中,待吾大破曹操之後,與田豐一起問罪!”

袁紹不顧眾謀士的反對,前後將大軍增添至七十五萬,在東西南北四處安營,周圍連眾達九十餘里。

當曹操聽到探子的回報時,十分的震驚,連忙與眾謀士商議對策。

荀攸上前說道:“北軍雖多,不足懼也。我們南軍皆精銳之士,無不以一當十。現在最關鍵的是時間,速戰速決對我方有利,若遷延日月,糧食不足,軍必敗矣。”

曹操聽後點頭稱道:“此言正合吾意。要速戰速決!”

接著馬上傳令點兵,搖旗鼓譟而進。為了加快作戰步伐,曹操直接分出了一半的兵馬來迎。兩陣相會,各排陣勢,頓時殺氣遮天,征塵蔽日!

袁紹的北軍中,大將審配帶領著拔弩手一萬人,埋伏在兩翼;弓箭手五千,埋伏於門旗內,約定炮響齊發。經過畫鼓三通,袁紹身穿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於陣前,兩邊的大將有張郃、高覽、韓猛、淳于瓊等。旌旗飄蕩,甚是嚴整。

而曹操的南軍中,左右擺列著夏侯惇、曹洪、張遼、徐晃、李典、于禁、樂進等諸將,各持兵器,勒馬聽令。

雙方一見面先是互相鞭刺對方的不是,等到一方發怒,戰爭才算真正的開始。這次對罵的結果是:曹操輸了。

於是張遼奉命先出戰,對方的張郃來迎戰。兩員大將於陣前相鬥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看了,暗中稱奇。接著李典憤怒揮刀,縱馬而出。高覽也挺槍來戰。兩人也是不分上下。於是四員大將在兩陣前拼了命似的打鬥著,但結果仍是未見輸贏。

曹操陣內的夏侯惇、曹洪見狀,各引一千軍,兩肋齊攻,衝向了北軍的陣營。

北軍的審配在將臺上看見曹軍來衝陣,馬上放起了號炮,埋伏在兩翼的弩箭齊發,而埋伏在中軍內的五千弓箭手也都擁向敵軍亂射。曹兵一時不能抵擋,朝著南方快速奔走。袁紹自然不會放過此等好機會,跟著曹軍的後面驅兵追殺。

此戰結局——曹軍大敗,逃回了官渡!

此次戰役,我們的主角——李程也參加了。但他只是‘乖乖’的跟著大軍前行,一句有建設性的話都沒說過。當曹操領著眾將領們上戰場時,李程也以‘文官不宜上戰場’為由,待在了官渡城內,悠閒的喝著自己從許昌帶來的極品毛尖,無論外面的戰鬥有多麼慘烈,也絲毫不能影響他的情緒。當得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