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定她好欺負?
這事也敢提?在場的所有宮人,緊張地閉氣低頭。心中更不約而同,驚歎著媚孃的大膽。
無視一旁德妃遞來讓她向韋貴妃低頭的眼神,媚娘反含笑回望著韋貴妃。眼神再冷也沒有太宗拋下她那刻冷,韋貴妃再厲害也沒有獅子驄暴烈……眾人怕韋貴妃,她不怕。就憑她待在太宗身邊端茶研墨的身份,韋貴妃已不敢再輕易動她。
哼,還敢用犀利的瞳子瞪著她,真以為她不敢動她嗎?也不看看,她的身後除了陛下,還有誰為之撐腰?
等著,現在是敏感時期,加上她尚未摸透媚娘身後的勢力,因此暫時不會動她!待一切過去,太子之位穩定以後,她不弄得媚娘生不如死,她就不叫韋珪。
正文 鵲枝頭10
媚娘傻了不成?她真以為這些年韋貴妃光靠與陛下的情分就能穩坐四妃之首,就能代替去世的皇后統攝六宮?
後宮和朝廷一樣,生存的環境錯綜複雜,位居高位者又豈是憑一人之力就能站穩腳跟?
若非韋貴妃早年有韋杜舊部撐腰,後又在皇后身子不佳時與太子交好,主動成為太子在後宮的屏障……這些年她怎可能一直權掌後宮?
韋珪,韋珪!她明明比韋貴妃更早嫁給唐太宗;她明明比韋貴妃出身更高貴;她明明比韋貴妃在陛下面前更得寵……可是從唐太宗登基至今她都被韋貴妃牢牢壓在其下。
她不甘心,真的很不甘心!秀菊細絹團扇擱在膝上,眼簾緊緊盯著扇面金燦的菊花,眸間算計更如同焰火,彷彿要當場將扇面灼燃。
哼!韋貴妃不是將媚娘視為心中刺嗎?她就偏要將這根刺深深插入韋貴妃胸口,讓她被媚娘氣得日夜難眠。
“呵呵。”宛如木板撥琵弦的笑聲從德妃蔻唇飄出,德妃攬裙起身彎腰拾起地上孤單的扇面,“姐姐這把扇子是舊了,該換把新的了。聽聞武才人擅繪鸞鳳,又通書法。姐姐,不如就由她繪製把描有鸞鳳,提有詩詞的象牙團扇,在重陽之日獻上如何?”
自古皇帝稱龍,皇后稱凰,扇繪鸞鳳自是對韋貴妃六宮之首地位的肯定。自是此扇出自媚娘之手,只怕團扇繪製再美,韋貴妃也不願展與眾人之目,讓眾人稱讚媚娘之才。可若不答應,或是得之不用,那未免又顯得韋貴妃不識大體,心胸狹窄。
好狠毒的一招!宮裡三位楊氏不是身份敏感,就是出身卑微。而陰妃更負家仇。長孫皇后死後,這後宮唯一能與她抗衡的就是德妃。
本來,她還想只要德妃知足,她也懶得招惹她。可是這些年德妃,就見不得她好!她培養新人,德妃就舉薦媚娘進宮;她稱讚徐惠有才,德妃就大讚媚娘美貌;她設計媚娘殺雞儆猴,德妃就聯合徐惠再薦媚娘……哼,等唐太宗百年歸老,太子登基之日,這些與她作對的人,她一個都不會放過。
而現在,一切尚未成熟,她也只能笑臉相迎。面對宮人們那張張畏懼而充滿好奇的容顏,韋貴妃只好接過德妃手中扇面,僵硬牽動朱唇笑道:“妹妹,何必如此客氣。這提議尚佳,就不知武才人意下如何?”
至少此刻,德妃是力挺她的。至於以後,她不會再笨到損傷德妃利益。媚娘起身向韋貴妃行禮,笑盈盈的眼瞳更是佈滿誠意:“我當盡力制好此麵糰扇,以報韋姐姐長久照顧之情。”
秋風吹起她雙鬢的秀髮,陽光照得一身紅衣閃閃發亮,那一刻媚娘美得就像只仰頭欲飛的火鳳凰。
正文 忘憂草1
——愛,真能忘憂?
半臂褪去,儒裙加厚。秋風從涼爽,開始滲冷。
秋夜,媚娘開著窗欞,依在窗邊靜望著頭頂那片清朗的夜空。德妃提醒她,抓不住帝王的寵愛,頭腦再聰慧,嘴巴再銳利,倒頭來依然是竹籃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