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沒有什麼高階將領的戰亡,不過也是減員嚴重,前後總計損失騎兵萬餘人,步兵八千餘人,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三軍經過五個月個月的時間,自壺關出發後,突破黃巾數道防線,終於來到了鄴城城下。原本眾人還以為在鄴城附近還會遭遇到黃巾軍的頑強阻截,沒有想到的是直到援軍到達鄴城附近也是連一個黃巾賊人都沒看見,更別提什麼阻截了。不過這對現在的局勢來說,也算的上是一個好訊息了。後來經過眾人的分析,大家都認為是黃巾攻城不得,阻截不成,怕陷入前後夾擊的艱苦局勢,於是便果斷的撤離了鄴城。

的確,眾人所想的與事實大致符合。此次,“天公將軍”張角一是為了收集補給而鄴城是冀州比較大的城池之一,物資豐富,二來則是為了在自己的後方建立一個大基本,好長久的對抗朝廷,便命大帥張牛角率領近二十萬青州黃巾軍,再加上平原城與黑山賊共計約有三十萬人馬攻打翼州,人馬不可謂不多,氣勢不可謂不強。不過居然連連吃了敗戰。先是在鄴城寸步難行,既而又被幷州援軍殺的大敗,不但合計戰死了約八萬精銳人馬,更是折了於毒、白繞、陶升、於氐根等數員渠帥,外加大帥重傷,軍心渙散。好在褚燕果斷下令放棄鄴城,帶領所剩下的十萬人馬退回平原再作打算。再說鄴城因為作為冀州第一大城,自然是建得城高牆厚的,加上守軍多有守城工具,裝備精良,雖然人數少於黃巾,卻不曾給黃巾任何機會。反觀黃巾除了人數多於鄴城守軍,一無多少攻城機械;二無內應詐開城門,只是消耗了有生力量。不過,鄴城守軍也是以傷亡近四萬人馬為代價才能保鄴城不失。

此時,原鄴城守軍還剩下大約也是兩萬人,加上其他倆州後來的援軍,整個鄴城守軍兵力已經達到了五萬五千人。

鄴城刺史府內,在座共計十三人,除鄴城太守韓馥,長水校尉張頜,昭信校尉辛坪,主簿荀甚外,還有幷州刺史丁原,大將高順,騎都尉呂布,副將皇甫酈,上黨太守張揚等十三人。

還有一人,身份尊貴,堂中正坐,年紀約有三四十歲的樣子,面色剛毅滄桑,因為前幾日的攻防戰,臉上還帶有幾份疲倦之色。

只見那堂上人正坐說道:“今鄴城幸得丁刺史率軍來助,鄴城才得以儲存,不被黃巾佔據,冀州百姓才不用被更多的戰亂所塗炭,在這裡請先受老夫一拘。”

說完,那人站起身來認真的向丁原等人一拘。

丁原笑道:“多虧了奉先,丁原不過是綿薄之力。”

盧植道:“多謝呂將軍了。”

呂布立馬躬身,絲毫不減平日的傲氣,口中謙虛道:“不敢,不敢。”

那人卻又是一拜,丁原以及呂布等人連忙起身還禮,連連道不敢。

鄴城太守韓馥說道:“諸位將軍不必客氣,如果不是援軍的及時到來,恐怕我鄴城內憂外患,不出半個月恐怕就會被那賊軍攻破,這城中百姓,哎……”

堂上那人繼續道:“好在已經沒事了,連日爭戰,想必大家都累了,今天就到這吧,大家先回去休息吧,明日再做商議吧。”眾人起身道:“是,大人,我等告辭。”

眾人魚貫而出,各自回府休息去了,呂布與皇甫酈卻是立足不動,不過也無人介意。

等大家都離開了,呂布走向那堂中之人,拜身道:“恩師可好?”

原來堂上那人便是呂布的恩師盧植。

此次朝廷由何進、朱雋,盧植三人總領平亂之責,何進保護京都洛陽安全,朱雋坐鎮陳留,宛城一帶,全面抵擋黃巾在揚、兗一線的攻勢。而盧植聽聞青州竟有三十萬人馬欲攻擊鄴城,進而得取整個冀州,唯恐黃巾做大,於是便與何進、朱雋商定後,率領部分兵馬率先進駐鄴城,同時向各地縣郡傳送諜文求救,得保鄴城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