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人。”

孫堅與呂布也只得拜禮。

袁隗笑道:“記得先帝在位時候,那年袁某也是如你們這般年紀,頭一次見到天子的面貌,第一次聽到天子的聲音,也是激動的一夜未睡,這是皇恩啊。”

公孫瓚等人點頭稱是。

司空張溫也是湊上來說了幾句,不過多是與袁隗感慨當年之事,年華易失,青春不再啊。

“早朝……”

玄殿黃門大叫三聲,百官依次入內。

呂布,公孫瓚,孫堅三人原本在殿中是沒有位置的,但是今日卻是劉宏點名要他們上朝,因而暫時排在三公之後,也是為了讓劉宏看的方便點。

劉宏今日看起來難得有幾分精神,想來是因為解決了北地戰事,心情很是不錯,先是問了公孫瓚,呂布,孫堅三人的情況後,又是稱讚鼓勵幾句後,方才開始例行的早朝。

百官雖說是又奏章,但是這些年來也是大致是又應對的做法的,於是在說過一些雜話後,太傅袁隗上表道:“陛下,前些日子有人回報說是那匪首張角病重已經退回鉅鹿休養,此天賜良機。”

“哦”,劉宏來了精神,連問道:“前方戰事如何,可曾收復失地?”

袁隗道:“稟告陛下,我軍將士雖然奮勇,殺敵無數,也傳來捷報,但是賊軍流竄各處,每每燒殺搶掠一番就逃走,是在是難以對付。”

大將軍何進道:“陛下,這幫黃巾賊寇在民間多有組織,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殲滅。如今張角三兄弟所領導的黃巾軍主力,波才、彭脫所領導的東方黃巾軍和張曼成領導的南方黃巾軍,這三部分賊軍分別和我大漢官軍鏖戰於河北地區、潁川地區、宛城地區。冀,幽,青,並,兗等幾州受賊匪之害最為嚴重。朱儁,盧植等將雖然奮勇,但還是難以取勝。”

一旁的張讓道:“陛下,奴才有本啟奏。”

“阿父請講。”

張讓道:“廣宗軍中的監軍左豐回報,說中郎將盧植擁兵自重,見敵迴避不戰,如此按兵不動、怠慢軍心,軍中將領多有異議。”

劉宏大怒道:“果真如此?”

張讓道:“如今兵事緊急,奴才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在這種事情上面做文章啊。”

劉宏聽了張讓的話,卻是先信了三分,畢竟每個當朝的皇帝最忌諱的莫過於擁兵自重這四個字了,已經打算撤換盧植,另選將才。

司空張溫雖然這大半年是在西涼打戰,但是對於黃巾軍與漢軍的動向還是瞭如指掌,對於盧植的為人更是瞭解,儘管盧植在於軍事上得才能並不如學術上的,但是也絕不會做出所謂的擁兵自重,故意避戰的蠢事,聞聽劉宏有撤換盧植之意,急忙出眾道:“古之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曆載,乃能克敵。子幹討潁川,以有功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臨軍易將,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責其成功。”

太傅袁隗也是上前附和。

劉宏無奈,只得暫時擱下撤換盧植之意,只是因為戰事不進,心中惱怒,去世問道:“賊匪猖狂,若再不取勝,世人百姓如何想,大漢臉面何存,諸位愛卿,朕欲再選一將總為大將,主管平亂大事,可有人選?”

眾人面面相覷,皆是想道:盧植身為當時大儒,朝中第一儒將,有名望,有德才,你天子尚且不用,此時又能有何人為將,還在盧植,朱儁之上?

不想那張讓到好像是早有準備,笑著對劉宏道:“陛下,奴才倒是有個人選,不知道陛下滿意不滿意?”

劉宏道:“說來聽聽。”

“北地太守,我大漢第一大將皇甫嵩。”

第五十七章:故地重遊總是憶

聽得張讓居然舉薦皇甫嵩,百官的第一反應就是這閹人又有何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