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死來獻關,徐榮報恩阻追兵
第十五章:胡軫怕死來獻關,徐榮報恩阻追兵
對徐榮來說,董卓就是就是力量的源泉。自從徐榮在董卓帳下為將,為其信任委以重任,領了一軍南征北戰,便忠心與董卓,不做他想。
其實徐榮本是遼西人,不算是正宗的西涼人,因為為官吏所害,只得逃離故鄉,之後為謀生計又是參軍以此立身,之後憑藉著自身的能力,徐榮漸漸脫穎而出。
“只要你一日能殺敵,本將就能重用你一日。”
自從董卓那日如此對徐榮這般說,徐榮便立下了以死相報的意念。難以想像,天下人人唾棄的董卓在西涼百姓中擁有的威信簡直可以媲美天子,而在西涼軍上下,董卓才是他們的“天子”。
徐榮回憶起董卓臨行前,對他說:徐榮你乃我大將,有勇有謀,我可把董某的身家性命交付與你,可守得住這虎牢關?”
為了早日回到洛陽商議大事,董卓不得不留胡軫守虎牢關,徐榮在兩地之間斷後。也就是說,需要這五萬人馬儘量為他董卓爭取。但徐榮心中只有對董卓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所以即使董卓放棄了虎牢關,留下他們這五萬人,雖說不至於是送死,卻也是勝算不大,也許也可以說是被摒棄了。不過徐榮依舊女人著董卓,如同身後打的兩萬人馬一樣女人著。
要不是胡軫那廝貪生怕死,獻關投降,憑藉打的能力,就算不能擊敗盟軍,但要保虎牢關三個月不失也不是不可能,東西會在一個月後就失守。
“胡軫賊人,若不是這廝貪生怕死,何故至此。”徐榮大恨。徐榮深知虎牢關守將胡軫膽小如鼠。只因善與拍馬奉承才被董卓重用,只是董卓卻是不發現得,還以為他胡軫忠心耿耿,加上他的官職比徐榮高,自然便是要他當了虎牢關的主將,既然這是董卓的意思,徐榮也只能照辦,以其為主將,打在旁輔助,可惱的是胡軫見董卓率大軍而回,心中動了歪念,貪生怕死的他便有了投降的念頭,唯恐被徐榮誅殺便支開他去後方修築防禦,待其離開不到半月就獻關投降了。
有副將連連勸說,不至徐榮太過憤怒。
隨著前哨來報,身後有追擊部隊。
徐榮一驚,聞探馬所言,居然只有五千人左右的追兵,徐榮的第一反應就是敵方有詐。
為怎麼呢?因為就算徐榮是敗兵,可也足足有兩萬之眾,而且有一萬人馬還是西涼驕騎,莫說區區五千人來追擊,就算是同等的兩萬人馬前來,他也不懼,這不是送死是怎麼?
徐榮令探馬再去探察,在再次得知只有五千人的追擊部隊,徐榮果斷命令大軍原地列陣。因為在廣闊的大地上,騎兵是不懼怕任何機動部隊的。漸漸的前方出現一絲黑線,越來越寬。徐榮下令全部的騎兵出擊,步軍壓後。很快,徐榮部就與前方敵軍戰鬥起來。而情況也正如徐榮所想,這些追兵不堪一擊,不久就被騎兵衝的七零八落。戰鬥之時,有副將告知徐榮,前有一將,身後旗幟上書一個“曹”字。
徐榮心想,能帶動五千人馬者,又是姓曹的,莫不是當初欲刺殺相國的曹操?若能擒得曹操,必為大功一件。徐榮留下部分兵馬繼續清掃戰場,誅殺殘餘的盟軍,打帶著親衛精銳萬餘人殺向那曹姓大將。
不想那曹性大將頗有武力,竟然殺傷不少部眾,領著千餘人居然不懼與萬人作戰,早先聽聞那曹操雖然有些智謀,但是手上功夫卻是極弱,焉有如此勇猛,故而徐榮隱隱覺得不對勁,大聲問道手敵將可通姓名?”
那曹姓大將厲聲道手小爺叫曹洪,記住你家爺爺的名號。”
曹洪出言不遜,惹得徐榮聞言大怒,令大軍壓上,不再多想,在這平原上,就算有怎麼詭計,五千人對兩萬人也是萬萬沒有勝算的。
萬人壓上,曹洪頓時壓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