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一旦召開常委會,就算是自己反對,也得不到支援。丁慶祥接到召開常委會的通知後,就覺得吳江凱這是要動真格的了,想到此,他把桌子上的檔案往地上一扔,雙手揉著太陽穴,愁眉苦臉地搖了搖頭。
果不其然,在晚上召開的常委會上,吳江凱因為出錢修路的事情與丁慶祥發生了不愉快,會議沒有開完,丁慶祥就起身離去了。
時間又過去半個多月。期間,吳江凱也責成常務副縣長帶領招商局的領導多次溝通協調,但對方始終不鬆口,讓東泉縣陷入了被動局面。
因為招商的事,這段時間吳江凱也是傷透了腦筋,歸根結底都是貧窮造成的。先說重新鋪路,光這一項工程就要耗資200多萬元,再加上零零散散的工程加起來,請“這尊神”就要投資500多萬元。可縣裡的財政捉襟見肘,無論如何拿不出這筆資金。
正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張立偉走了進來,說道:“吳書記,石河鎮的沈桐要見您。”
提到沈桐,這段時間光顧著單方使勁了,居然忘了沈桐的作用,畢竟企業是沈桐拉來的,或許他可以想到一些辦法,想到此,吳江凱說道:“讓他進來。”
沈桐進門後,比前幾次要膽大許多,恭敬地叫了一聲“吳書記”,然後立定等待吳江凱的話音。
沈桐主動來找吳江凱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他明白,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靠自己去爭取的。
吳江凱向沈桐壓了壓手,示意他坐下後,便笑呵呵地說道:“沈桐,你來得正好,我正想聽聽你就此事的看法。”
沈桐其實心裡早已有了想法,便壯著膽子說道:“吳書記,如果你信任我的話,不如讓我來試試……”
第0097章 談判(四)
再次來到隆中市,沈桐對這生活過5年的城市越來越覺得有些陌生。隨著隆中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城市化程序大踏步向前邁,從開元區到福山區,從開發區到工業園區,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在晨曦嫋嫋青煙薄霧的映襯下,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以前來沈桐都是坐著班車先到汽車站,然後再坐公交車去往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而這次,吳江凱特意給他派了專車,專門到省城與天成公司進一步談判。沈桐坐到寬大的帕薩特車裡,透過車窗觀望著穿梭在樓宇之間忙碌的人群,突然對自己擁有“特權”而心滿意足。
因為事先與郭偉劍打過招呼,約好在“未央閣”碰面。未央閣位於隆中市學府街,沈桐對此再熟悉不過。據史料記載,未央閣原名叫三清檯,是古代用於宗教祭祀的場所,在東江人眼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它始建於明,清達到鼎盛,據說當年慈禧太后西逃避難時曾經到訪於此,一下子又提高它的知名度。解放後,歷任隆中領導對此地進行改擴建,把它建成東江省最大的公園。而這座未央閣被一些有眼光的商人承包了下來,開起了茶館,能夠來這裡消費的,都是東江省的社會名流。它不同於“別有洞天”會所,它是對全社會對外開放的,不過一杯普通的茶要花掉200多元,貴得咂舌,一些消費不起的人自然也就趨而避之。
到了未央閣後,郭偉劍已經在靠窗的位置等候了。沈桐下車後,掏出200元遞給了開車的司機,說道:“劉師傅,辛苦你了,跟著我跑了這麼遠的路,一會我要與天成公司的人談事情,可能有所照顧不周,你拿這錢先去吃點飯,等我完了以後給你打電話。”
司機劉師傅現年40多歲了,開了一輩子的車,算是縣委大院的老人了。以前給領導開過車,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反應有些遲鈍,所以自動提出請求,想幹後勤工作。當時的領導覺得他人不錯,就留在了縣委小車隊,當了一個車隊隊長,他平時的工作就是負責管理維護車輛,人手不夠的時候也外出跑車。昨天晚上縣委辦主任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