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不約而同看向林川(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說李世民傾向於寬和政策,計劃留住頡利和俘虜,並減免賦稅,給他們封以顯赫官爵和優厚俸祿,展現出他仁慈君主的一面。
林川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他在前世中,李世民曾賜予頡利田宅,並任命他為右衛大將軍,而那些俘虜也被安排在關內。
最後四海來朝,人們尊李世民為“天可汗”。
但是,林川擊殺奚族和契丹,把對大唐的威脅扼殺在萌芽狀態,他對李世民那些看似寬和卻空洞的策略持有異議,傾向於李靖所提倡的果斷殺伐,斬草除根,不再糾結是否屬於同類。
單是為了那些在前線為取勝不惜獻出生命計程車兵,他們的犧牲也不應白白付諸流水,即使死亡,也不能讓他們付出生命的敵軍駐紮在這片由他守護的土地。
況且,李世民已經瀏覽過世界地圖,準備四面開戰,無休止地擴大大唐的版圖。
把十萬多名俘虜安置在帝都周邊就像放置了無數炸藥。
如果哪一天引爆,危害絕不遜色於安史之亂。
百官激烈的辯論中,林川果斷地挺身而出。
立刻,裴寂、魏徵、虞世南、長孫無忌等文臣,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林川。
這傢伙以殺伐立威,不久前差一點屠淨四方館,是個性格剛毅且棘手的人物。
他一站出來,朝廷的唇槍舌劍必定少不了。
李靖、侯君集、張公瑾等武將,不約而同看向林川。
他們在口才方面往往不如巧言善辯的文臣,特別是那些能言會道,油嘴滑舌的御史官員。
林川的言辭狠毒,毫不遜色於那些御史。
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並不尋常,或許能影響皇帝的態度。
林川拿著笏板說道:“陛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昔秦始皇命蒙恬在北修建長城抵擋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一轉眼幾十載,高祖受困白登,邊疆烽煙遍起。”
“武帝時期霍去病破敵至居胥,章帝時候憲立石燕然,漠南土地廣袤無垠。”
“誰能料到風雲變遷,一百年間五胡紛亂崛起,侵犯我河山,殺害百姓,北方大地白骨成山,豪族功勳們被迫南遷....”
“如今北伐告捷,盪滌漠南,但卻沒能一勞永逸。假若留住頡利和俘虜,待他們生根落腳,北疆戰火定然烽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