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類問題的《終結者4》世界還要來得更加腦殘。

你想啊,都已經能透過科技手段,將整個地球的氣候人為地控制住,製造出這種完全隔絕了陽光的人工天氣出來。

有這樣的準備時間和能力,就不能做點別的什麼?哪怕是像《終結者4》那樣,直接把地球毀了也行啊,總比落到ai手裡強吧。

不過,轉念一想也就理解了。沒辦法,誰讓這個世界裡的ai實在是另闢蹊徑,通俗點說就是不走尋常路線的美特斯邦威。

眼瞅著能量來源沒了,居然就想出把人類當成生物電池的創意,這種特立獨行的想法,實在是讓寧致遠不佩服都不行了。

至於人類為毛吃力不討好地把天空給遮起來也沒想過和ai同歸於盡,自然是為了求生,讓人類能繼續生存下去。

而事實上也確實是有一部分人類在和ai的戰爭中生存了下去,形成了最初期的錫安,然後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擴張起來。

所以,錫安裡的人類一共同有兩種。一種是從ai的戰爭中真正倖存下來的人,以及這些人繁衍出來的後代。

而另一種則是養殖人,也就是後腦勺和身體的幾個其它部位上,都有母體培養糟插管子用介面的那類,也可稱之為覺醒者。

以原劇情中的發展看來,應該是倖存者們發現了母體的漏洞,然後從中喚醒了一些可以成為同伴的存在。

但是,從駭客帝國三部曲中,寧致遠也發現,生活在錫安裡的人,不管是倖存者還是覺醒者,數量上其實並不算多。

而且所掌握的技術和武裝力量也並不算強,這種情況下還能生存下去。經由智腦泰坦的分析,ai母體並不是不知道。

只不過。因為錫安的人太少,採用得又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略方針,某種程度上就跟居民家裡的蟑螂一樣。

而ai母體就跟居民家裡的主人一樣,哪怕再牛波依,再能爆兵爆章魚,對於打不完的“小強”也沒辦法完全消滅。

當然,這個比喻並不恰當,畢竟人類才是地球人主人。ai母體更像是被養在籠子裡,結果一不小心把主人給做了的寵物。

好在,寵物也好還是主人也罷,對於寧致遠來說,都是掠奪的目標。所以,雙方打成什麼樣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安全。

而且。這個世界的人類搞出來的雲層,其實也是相當的有好處。最少有了這玩意兒,這一次的掠奪計劃就能安全不少。

這不,等十一艘護衛艦進入地球軌道之後,並沒有多做停留就朝著大氣層內飛了過去,很快就來到了人造雲層的上方。

“先讓帝國一號下去試試。將護盾發生器的功率開到最大,然後慢慢降低,看看人工雲層對護衛艦到底有多少傷害。”

隨著寧致遠的命令下達,護衛艦編隊裡打頭的那艘,立時以一個不算快也不算慢的速度。朝著雲層的下方落去。

很快,沒入到雲層中的艦體就遭受到了大量閃電的攻擊。一層深藍色的光罩則將將整艘護衛艦給包裹在了裡面。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九十五,一切正常。”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九十,一切正常。”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八十五,一切正常。”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八十,一切正常。”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七十五,一切正常。”

“護盾發生器功率百分之七十,一切正常。”

……

隨著帝國一號護衛艦發來的實驗資料不斷地希望號上浮現,寧致遠到是並不意外,畢竟這種護盾技術可是連核彈都能擋。

雖然因為帝國號護衛艦體型的緣故,裝載的護盾發生器不可能象《獨立日》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