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我在日本的時候,舅舅就曾對我說過,這個世上,只有害怕死亡的人,才不會成為我們的敵人。只有畏懼死亡者,才會成為我們的幫手,所以,我們必須做那個叫人害怕,叫人畏懼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敵人才會降服,才會服從。我相信,齊王殿下這麼做是為了告訴朝鮮人,大明的天威不容冒犯!”

田川的話讓朱之瑜很是不滿,他憤而說道:“難道除了殺人,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田川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先生以為有別的辦法嗎?夷狄畏威不畏德,千古不變,日本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先生怎麼會不明白呢?”

感謝白菜的野望、餘道尊、吉芬城的小法師5元打賞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

定武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平軍北伐主力由萊州港出發,浩浩蕩蕩駛向東江鎮。

東江,原是毛文龍抗金所在,轄渤海各島、旅順、寬奠等明軍衛堡,及朝鮮境內的鐵山、昌城等據點。

毛文龍死後,東江明軍很快崩潰瓦解,一部死於抗金,一部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帶領下降金,成為漢軍旗主力,也是後來征討南明的主力之一。

甲申年,清軍大舉入關後,東江便一直再未有清軍駐紮,原島上的明軍營地不是荒廢,就是被漁民和海盜佔據。

太平軍用了四天時間抵達旅順外島雙島,不費一兵一卒便佔據了皇城島、廣鹿島、大小長山等島嶼,並迅速以大小長山島為中心,建立了北上作戰的指揮本部。

因為濰縣一戰有部分滿州兵逃脫,這部分滿州兵識破了偽裝為於七義軍的水師陸戰隊身份,貝勒屯泰已經八百里加急向清廷急報太平軍大舉北進。

太平軍水師的龐大船隊行駛在北方海域,也無法隱藏蹤跡。北上時,水師的快船曾經發現不少漁船窺伺船隊,種種跡象表明,清廷很可能已經知道太平軍主力奔赴遼東。

為此,佔領遼東諸島後,周士相立即下令新二軍在軍長蘇納和總鎮邵成國的帶領下自遼南登陸,佔領沿途清軍衛堡,奔襲遼陽,直搗盛京,一舉端掉滿清老巢,爾後以盛京和遼陽為支撐點,向寧錦一線進軍,盡最大可能封堵遼西走廊。

隨軍北上的大量浪人、海盜和青壯則沿新二軍進攻之路,掃蕩區域內所有滿州人的村落,確保無一人落網。

周士相則親率水師主力、新三軍和親兵鎮在朝鮮仁川進行登陸,發動朝鮮攻事。

蘇納接到軍令後,顧不得全軍剛剛經長途海運,疲憊不堪,親自帶領整三鎮自金州南關登陸,目標直搗遼陽。

。。。。。。

遼陽城,原大明遼東都司所在,自國朝始便為關外軍政中心。天啟元年,金軍攻克遼陽,遼東巡按御使張銓陷城中,被押見奴,立而不跪,反而引頸以待。

奴將張銓押回官署,城中漢民淚灑要求保護好張使君。張銓聽後對大家說:“你們都是好百姓。”說罷,整好衣帽,謠拜京師,然後揮劍自刎,年僅46歲。同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其後相繼攻克廣寧、瀋陽,四年後遷都瀋陽,改名盛京。

隨著廣寧、義州牢牢掌握在金軍之手,遼陽的戰略地位下降,不再為關外第一大城,更多的成為遼南和瀋陽的聯絡所在。天聰二年,洪太命將遼陽城防務交予鑲藍旗,鑲藍旗主濟爾哈朗派兵800常駐遼陽城。

甲申年,關外清軍大舉入關,留在關外的滿州八旗多是下五旗的老弱。順治十七年,盛京將軍敦拜領軍入關之後,留在關外的滿州八旗兵更是稀少,遼陽守軍也只兩百餘人,守將為鑲藍旗擺牙喇出身的馬察泰。

馬察泰自出任遼陽城守後,做得最多的便是收稅。遼陽地處南北交通要地,雖因清朝大舉入關,遼陽喪失了關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