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可待?所以,我現在怕什麼?有道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我可是什麼顧慮也沒有了。”

紫珠在一旁聽著四孃的話,覺得四娘說的也不無道理。金氏嫁四小姐,為的就是想要與六小姐的婆家打好關係,沒有道理在四小姐臨出嫁的時候給四小姐沒臉。

這麼想著,紫珠心裡鬆了一口氣。主子若是不好,她們這些貼身伺候的人就更不要想好了。

……

四孃的婚事,果然在王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金氏是嫡母,四孃的婚事本就該由她張羅,王柏對這個庶女不上心,這樁婚事對王家又是有好處的,自然是沒有什麼好反對的。而有權利提出異議的王老太爺和孫氏無暇他顧,也不耐煩管這些。

到是王玬的婚事被提上了議程,王玬之所以在京中議婚,是王柏送信來讓李氏和王棟幫著物色的。對庶女可以不上心,但是對嫡長子還是要重視的,王柏不相信金氏能給王玬挑選出什麼好人家,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給金氏置喙的餘地。

於是金氏就只能在女兒和庶女的婚事上頭好好折騰,王柏見不是太不靠譜便沒有管她了。

王玬最後定下的是工部左侍郎的女兒,李氏和王箏都是見過那個姑娘的,都說乖巧可親。因為是長女,自小就幫助母親照顧弟妹,性子也是極好。

李氏是見王玬性子太跳脫又有些急躁,才給他定了這麼一個好性子,能包容的姑娘,不可謂不費心思。李氏和王顯自己沒有兒子,只得一個女兒,對待王老太爺的子孫們都是視同己出的。

接下來李氏就要忙王二郎的婚事了,不過王璋很委婉地表示自己想要等到考完大考之後再談婚論嫁。王顯對王璋一直很喜歡,見他這樣說非但沒有責備,還誇他有出息。李氏便也只有先將王璋的婚事放下了,只暗中幫這些晚輩們留意著那些有賢名的姑娘。

三娘發現李氏對待小輩們的婚事的問題與孫氏她們是不同的。孫氏這些人更為看重家世,而李氏在看重家世之餘最重要的還是看重那些小姐們的品行,以及兩人性子上是否會合的來。

李氏就曾經對薛氏講過,這些小兒女最後都是要自己關起門來過日子,她們這些做長輩的不可能看著她們一世,所以夫妻之間的調和最為重要。而夫妻是不是和順,只家中能不能安慰的一個根本。所以她才會在幫晚輩們相看的時候,注重那些隱藏在表面下的東西。

三娘在敬服的同時,也不免在心中腹誹:這就是李氏要把王箏這麼一個豁達的姑娘嫁給蘇敏之那個心眼兒比針眼兒還小的男人的原因?為了什麼陰陽調和,夫妻互補?還是李氏這個火眼金睛從蘇成之身上看到了他隱藏得太深了,以至於她沒有辦法看到的什麼人性的光輝?三娘心中惡寒不已。

孫氏和王顯原本一早就要走的,可是孫氏前一陣子病了,有時候連床也起不了,甚至在聽到了王璟定親的訊息之後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於是行程便這麼耽擱了下來,王老太爺最近也正好與京中幾個養鳥愛好者打得火熱,便決定了等到來年開春了再離京。

四娘也暫時留了下來,儘管林婆子一催再催,可孫氏和老太爺不回去,四娘又不願意回去,她一個婆子也沒有辦法能請的動四娘著一尊大佛。

這一日,難得是一個大好的晴天,三娘也難得的有閒情在莊嬤嬤的指導下淨手焚香,彈起了琴,打算陶冶一下情操。

她雖然彈得少,不太熟練,但是她以前學過音樂,觸類旁通,對節奏和音律都把握得極好,加上心氣平和,內有丘壑,彈起琴來到也是有模有樣,不至於魔音穿耳。

即便是偶爾錯了一兩個調,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圓了回去。莊嬤嬤說她學這個有靈氣。

不過與刺繡一樣,三娘也僅僅是打發時間而已,並不打算將這些當作事業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