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踏入政事堂。
所以,他立刻竭盡全力遊說起了李明駿赴宴,死活把人磨得答應了方才鬆了一口氣。至於楊釗下帖邀請他們這兩個安祿山的屬吏和部將,卻根本沒想著請安祿山的嫡長子安慶宗,他卻絲毫不以為意——誰都知道,這安家那位康夫人和安慶宗這個嫡長子,只不過是用來安天子心的擺設,僅此而已!
然而,當劉駱谷和李明駿去楊國忠那座富麗堂皇不下安祿山的豪宅赴宴歸來時,兩個人的臉色和心情卻是截然不同。
楊國忠對他們提出來的條件不是別的,竟然是許諾安祿山兼領河東節度使,安北大都護,條件是要和他攜手拉下杜士儀!
劉駱谷是興奮中帶著幾分忐忑,他忐忑的是此事的可能性,以及杜士儀這麼多年建立的強大人望和根基。而興奮的是,頂頭上司安祿山由此能夠得到的巨大好處,他也能為此水漲船高。而李明駿卻是輕蔑的表面下,隱藏著深深的惱怒。這就是他曾經嚮往過的,安定祥和的大唐,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高官們,心底裡卻動著這麼些齷齪勾當。楊國忠為什麼要對付杜士儀?還不是因為李林甫一死,杜士儀憑藉資歷人望,同樣是拜相的最佳人選!
“李將軍,這次大帥的封賞已經下來了,雖說兼領河東節度只是個名頭,不能這麼快伸手去把持河東事務,頂多對牧監下手,但重要的是簡在帝心。更何況,為都播俟斤請封的懷義可汗,陛下也已經準了。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不放心信使傳遞,還請李將軍……”
不等劉駱谷把話說完,李明駿便沉聲說道:“我立刻就回程。”
劉駱谷原本還擔心李明駿留戀長安富貴之地,要大費唇舌勸他趕緊回去,見對方雖為武將卻如此爽快,他登時大大鬆了一口氣。他當下也不羅嗦,少不得親自幫忙李明駿打點,次日一大早便送了他一行人出長安,卻是一直送到了灞橋,這才真正放下心來。
希望大帥能夠放下昔日心結,先和這楊國忠合作一次,至於今後是不是要為敵,現在卻還為時過早!
安北牙帳城北,庫蘇泊西岸,黠戛斯邊境。儘管是盛夏時節,湖邊卻涼爽怡人。一支約摸千餘人的兵馬正駐紮在此,領兵的僕固懷恩從探馬口中確保四周並無異象,而黠戛斯那邊的來人約摸也就是千許人上下,頓時放下心來。他有這個自信足可以寡敵眾,但此次杜士儀竟是隨行,他就不得不做好一切最壞的打算。當他打發走探馬,徑直去見杜士儀稟報時,就只見這位安北大都護正若有所思地站在湖邊一塊大石上。
僕固懷恩想了想,沒有去攀登這塊顯然還算好爬的巨石,就在下頭說明了黠戛斯那邊一行人約摸兩刻鐘後就會抵達。這時候,他方才看到杜士儀低頭看了下來:“懷恩,你可知道,這庫蘇泊一年封凍的日子有多久?”
見僕固懷恩先是一愣,隨即搖了搖頭,杜士儀便笑著說道:“一年之中封凍半年,如果我們早來兩個月,看到的就是一片冰湖。夏州比長安冷,安北牙帳城比夏州更冷,至於這裡,一年之中冬天長達八個月,自然更是冷得徹骨。我們這次來,算是這裡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之前骨利乾的鄂溫餘吾曾經說過,他們久居北國,人數有限,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們的國土地廣人稀,足夠養活他們了。所以我提出的用互市來交換冬季定居點的建造,各種讓他們能夠生活得更好的必需品,以及輸出工匠和技術,自然讓他們欣喜若狂。”
“大帥一向體恤塞外諸部。”僕固懷恩心悅誠服地說出這句話,沒有半點勉強。因為杜士儀自從到安北牙帳城上任之後,恩威並濟軟硬兼施,但在和各部的種種互市交易,卻是童叟無欺,極其公道,否則骨利乾的那位鄂溫餘吾俟斤也不會甘心尊奉杜士儀為兄長,興高采烈回去之後便立刻派出了互市的隊伍。也許,正是因為看到了骨利乾的行動,黠戛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