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跳,連說話都有些不流暢起來,“小姑娘,你這人太多了吧?我這牛車上面就是不放糧食,也坐不下這麼多人啊?”
“呵呵,老鄉,你不用擔心!我們就只有三個人坐你的牛車,其他人跟著你的車走就行!到時你趕慢點!”小菊看了看站在身旁的一圈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牛車主人鬆了口氣道。
很快,小菊就把坐牛車的人安排好了。李莉莉的腳走不了,肯定是要坐牛車的。而壯壯人小,雖然有武功底子,但大家也不好意思讓一個小孩走路,於是壯壯跟著李莉莉,爬上了牛車,找了個位置坐好。
本為還有一個名額,大家一致都要讓小菊娘上去坐,但小菊娘覺得走路對於她來說不是件很累的事,反倒是小菊的幾個同事都是讀書人,這一路走來,看起來還沒有她有精神。因為小菊娘不願坐,而其他幾個男性更不好意思去坐,最後還是小菊拍板,讓鄭嬌嬌上了牛車。
牛車主人見小菊這群人有禮又有安排,心裡不由得有些讚賞,當他準備趕車前進時,還開口讓小菊坐到前面的車轅上,但小菊覺得自已沒有必要,更何況走路對於她來說,也可以練功,最終讓四個男性中身體狀況看起來最差的吳國文坐到了車轅上。就這樣,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沐陽城趕去。
一路上,坐在車轅上的吳國文和牛車主人倒時聊得很開心。讓吳國文萬萬沒想到的是,就這麼個牛車車伕,說起沐陽縣的大小事來,竟然是頭頭是道。
從牛車主人的口中,吳國文知道了沐陽這個地方,算是**的老根據地了。在民國29年秋,**淮海地委分設泗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潼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東海縣抗日民主政府、灌雲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淮海區專員公署。
吳國文還從牛車主人的口裡知道,沐陽人在**的領導下,各個村裡的村民都已經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在好的年景,家家都有餘糧,而在災年,也不象以前樣會有餓死人的現象出現。除了政府有救濟外,還會領導村民自救。
吳國文聽了牛車主人說的沐陽情況,再看看牛車主人那飛揚的神彩,不禁對沐陽這個地方有所期待起來。可惜的是,他沒想到他們這次過來,是因為老蔣正在圍剿蘇北這片解放區,這裡很快就會陷入戰火之中,而眼前的和平美好,很快就會被戰火推毀。
半天時間過去後,小菊她們這一行人跟著牛車來到了一扇很大的古城門前,城門出出進進的人很多,小菊這群人跟著牛車進了城門後,就和牛車主人道了謝後就分開了。因為小菊她們要按軍部的指令到沐陽城的**淮海地委下的軍事處報到。
小菊慢慢的在沐陽城裡走著,感受著這裡的繁華和這裡居民安居樂業的喜樂,從城裡行人那臉上的笑容,還有街鋪老闆那從內心發出熱情的待客笑臉,以及大家身上那整齊乾淨的雖然是粗布的衣著,這些都無一不說明了沐陽在**的治理下,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
小菊越看越聽這心情就越沉重,不知道老蔣派軍隊圍剿蘇北解放區的訊息傳到沐陽沒有?眼前的這一切還能保持幾天?沐陽的平民百姓是否知道他們目前的這種和樂生活很快就會因老蔣挑起的內戰,而消失殆盡。
但小菊知道她沒有這個能力阻擋內戰的爆發,她這種小人物,能在這場戰爭中保住性命的同時,再稍做點貢獻就已經是盡了她最大的努力了,所以她的心裡雖然為即將發生的事而心裡難過,但也沒有失去理智的把她知道的一切胡亂的向人說出來,而被人用異類的眼光看待。
很快,小菊這群人邊問邊尋到了**淮海地委處,從外觀來看,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兩層樓的西洋建築,在大門處有兩個拿槍計程車兵守著。小菊把身上帶著軍部介紹信拿了出來。
其中的一個士兵接過